淡季里的旺季
深秋的雨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凉意,顺着办公室的落地窗蜿蜒而下,在玻璃上画出纵横交错的水痕,像极了桌上那份景区客流报表里的曲线——陡峭、冰冷,一路向下。?5¨4,看\书¨ ^更-新+最.全·林辰指尖悬在10月的数据顶点,那里曾是黄金周创下的历史新高,而现在,指尖划过的11月数据像被人拦腰砍断,断崖式的下跌让纸张边缘都透着寒气。
营销总监的降价方案就压在报表底下,米白色的封皮上用红笔圈着“紧急”二字,笔尖戳破纸背的力道,像是要把这两个字钉进每个人眼里。会议室里弥漫着速溶咖啡的焦味,七八个高管的影子被顶灯拉得很长,贴在斑驳的墙面上,像一群束手束脚的困兽。
“通知下去,”林辰突然合上文件夹,金属搭扣碰撞的脆响打破了沉默,“暂停所有促销活动,把四季度的营销预算全挪给基建部。”
空气仿佛凝固了。副总张姐推了推眼镜,镜框后的眼睛里写满难以置信。她跟着林辰从二手车行一路打拼到文旅集团,最清楚这位老板看似温和的语气里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林总,”她的声音带着些微不易察觉的颤抖,“现在是十月底,离春节旺季还有三个多月。这时候不做促销拉客源,等淡季彻底冻住,开春可能就真没人来了。”
销售总监连忙附和:“张副总说得对,我算了下,只要打八折,再送两张周边景点的联票,客流至少能回升三成。”他把打印好的折扣测算表往前推了推,纸上的红色箭头密密麻麻,全是向上的趋势。
林辰没看那份测算表,他起身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集团旗下的产业,红色是热门景区,黄色是待开发地块,而西南古镇那片淡蓝色的区域,被他用指尖反复摩挲着,留下一小块模糊的印记。“去年雨季冲垮的那段观景栈道,趁现在修;亲子区的遮阳棚全换成环保材料,能透光还能挡雨的那种;还有智能停车场,再加建二十个充电桩,要兼容所有车型的。”
他转过身时,窗外的雨刚好小了些,天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漏下来,落在他眼底,漾开一点温和的笑意。o°第¥,一2看<书¤,#网??ˉ >/最+新a??章||节¤o?更@新?_?快D1[“游客淡季,就是我们的旺季。”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会议室里顿时响起窃窃私语。有人翻着基建部的工程清单,有人对着预算表皱眉,张姐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顿了顿,终究还是写下“执行”两个字——她记得五年前,林辰也是这样,在二手车行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拒绝了同行的价格战,反而把车库重新粉刷,给每辆车做了详细的保养手册,后来成了全城最让人放心的二手车品牌。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林辰拿起桌上的古镇照片,那是刚开发时拍的,青石板路上还留着未清理的泥痕,“但游客来这里,不是为了便宜几块钱门票。他们要的是走在栈道上不用担心掉下去,是带孩子玩的时候不用怕晒着淋着,是开电车来的时候不用到处找充电桩。这些东西,现在不做,等旺季来了再手忙脚乱地补,就晚了。”
他把照片放回桌上,照片里的阳光恰好落在“西南古镇”四个字上。“散会吧,让基建部明天给我具体的施工计划。”
走出会议室时,雨已经停了。林辰站在走廊尽头的窗前,看着楼下停车场里稀稀拉拉的车。其中一辆白色的电车特别显眼,车主正拿着充电线在各个桩位间打转,最后无奈地把车停在角落,撑起伞往办公楼这边走。林辰拿出手机,给物业经理发了条消息:“让那位电车车主来我办公室,我请他喝杯茶。”
半小时后,车主坐在林辰对面,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他是做电商的,周末带家人来古镇玩,没想到回程时发现充电桩全满了,只能在附近找酒店住了一晚。“其实你们景区挺好的,我家孩子在亲子区玩得不想走,就是这充电太不方便了。”他喝了口茶,“下次可能得换个地方,总不能每次都住这儿吧。”
林辰没说话,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大大的充电桩,旁边写着“24小时待命”。送车主出门时,他看着对方的车消失在路尽头,忽然想起自己刚创业那年,为了给客户送一份合同,在暴雨里骑了两个小时电动车,浑身湿透却紧紧护着文件袋的样子。卡卡暁税旺 罪鑫漳截埂欣筷那时候他就想,做生意,说到底就是让人放心。
接下来的三个月,西南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