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帝秦设计师 > 第435章 使扶苏转变眼界

第435章 使扶苏转变眼界

第435章 使扶苏转变眼界

李念认真道:“兄长也许以为我在危言耸听,但国与国、族与民的竞争便是如此。~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世界如林,所有国邦民族都是在其中求生的兽群,若一兽群不够强,却被其他强大的兽群发现,会如何?”

如果是以前的扶苏,大抵会出言反驳李念这种将国家民族比喻为兽群的说法,人是有道德、有礼仪、有智慧的,怎能与野兽同论?

但在地方上待了一年多的扶苏没有此念,反而有些认同李念的说法,他回道:“会被强大的兽群视为猎物,对其发动袭击,将之捕杀,食其血肉,占其领地。”

李念点头道:“正是如此!世界如林,但这个林子在总量上是有限的,至少在技术没达到非常先进之前,相对而言,是有限的,如世间的土地有限,世间的矿藏有限……”

“就像一方山林广袤有限,却有多个兽群栖居其中,兽群要发展壮大,自然要更多猎物,更广的猎场。而山林中的猎场却有限,且好的狩猎区域都已有主,那些想发展壮大的兽群要如何?”

扶苏道:“侵袭其他兽群,夺其等猎场,以供养己方所需!”

回答完后,扶苏又道:“可当今世间,土地、矿藏远有剩余,便是再有更多国邦,也当有余……”

李念道:“今时虽是如此,却不能只看今时。兄长,夏时人口比于周时如何?周朝初立时,其人口比周兴盛时又如何?”

扶苏转念间便明白了李念话中之意,人口在不断增多,除非遭遇大规模战乱、疫病,否则会不断增多下去,大秦的人口也会如此,随着大秦越发强盛繁荣,大秦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而人口增加,可国内的土地未增加,各种资源未增加……不就是李念所说的“兽群要发展壮大,自然要更多猎物,更广的猎场”。

在大秦之外布局,向海外拓展延伸,并不是好战好武,而是提前给大秦拓展生存空间。

扶苏思索了一会儿,又道:“可人终非兽,侵占他人之地,终究是非仁非德。”

扶苏心中还是存有道德仁义这些东西,但这是好的,要是其变成一个完全不讲道德仁义的扶苏,那才可怕!

李念道:“国和族之间,难有道德仁义,兄长愿与他人讲仁义,他人未必愿。?a.b\c_w+x·w+..c¢o_m*落后、软弱便要挨打,不要对其他国邦民族抱着能和平共处的期望,这世上少有国家会扶弱济困,多数都是恃强凌弱、趁火打劫之辈。”

“这便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竞争的残酷,任何怯懦抱有幻想之人,都终将亡于其怯懦。且弟以为道德仁义是向内讲的,而非对其他诸国,诸国相交多以利益为上!”

“兄长或许在想,大秦强盛,可不去夺占海外之地,但大秦不取,便会为他国所取,其等在日后凭此崛起,未必愿和大秦和睦相处。到那时,兴许会让大秦后世子孙付出比今时更惨痛的代价!”

华夏文明领先世界上千年,可后来被人用几百年便追上,造成了那段满含血泪的华夏屈辱史。

扶苏总觉得李念那句“兴许会让大秦后世子孙付出比今时更惨痛的代价!”包含深意,不只明面上的意思,但明面上的意思也不简单,这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想到大秦不去占那些地方,却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占领,这些国家再借由那些土地,土地上的资源发展崛起,最后入侵大秦,让大秦子民饱受欺辱,扶苏眼神一沉。

若是如此,那自然是死他国而不死大秦,大秦子民可比其他国邦部族之人贵重多了。

李念继续道:“兄长所担忧者,无非实行海外分封后,会无法辖制海外,对大秦本土有祸。然随技术发展,大秦对海外的辖制能力也会逐步提升,且只要大秦本土一直保持强盛,自当无惧。”

扶苏未完全理解李念这番话,因为作为这时代的人,他想不到技术能发展到何等地步。

扶苏道:“看来这分封海外是必行之事。谢妹婿解惑,吾已知妹婿之意,分封海外虽有祸,却可扩大大秦生存所需,不能因其有祸而绝之,否则当遗祸更重。”

扶苏又向李念请教道:“妹婿以为我还有哪些不足?当如何改之?”

李念笑道:“兄长已颇为优秀,主要不足之处便是先前与陛下所言那些。兄长当学习更多,见闻更多,有自身之所思,即多看多闻多学。政、兵、农、外交、教育、财税、工、商诸事皆为国之大事,于一国治理相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