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帝秦设计师 > 第435章 使扶苏转变眼界

第435章 使扶苏转变眼界

重要!”

“像农事,兄长当知几月播种,几时收割,各个地区都适宜种哪些作物,收成有几何,方不会出现‘南橘北枳’之误;再如兵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兄长便是无须亲自带兵,也当知晓用兵之理,方能在国有战时,遣派合适将领,知军情战况如何……”

听完李念之言,扶苏感叹:“妹婿当真大贤,大秦能得妹婿,乃大秦之幸也!听妹婿之言,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知今后当如何作为!”

这是李念来自后世,知道正确的道路该怎么走,直接让他们有正确的方向,不必再如历史上那般摸索走弯路,当然感觉豁然开朗。晓说宅 免沸悦黩

扶苏又道:“我一直有一问想请教妹婿,妹婿缘何如此看重于‘工’,甚至亲自做出诸多器物。以妹婿之才,若入朝堂,当更有作为!”

这也是扶苏和有些人不太理解的一点,李念的才能那么高,应该让他在朝堂上任事更能展现其才,父皇却让他在六英宫中搞那些匠作之事,这不白白浪费李念之才?

李念笑道:“一者,自家人知自家事,弟虽能提些谏言,但并不意味能入朝堂任事;二者,工匠之事也是一国重要之事。”

入朝堂也就意味着要跟那群人精打交道,在某些情况下,即便自己不想和那些人你谋我算,恐怕也会身不由己,现在这种状况就挺好,他虽被始皇赐了些官职,但并不需要到朝堂去和人争。

这也是始皇帝对李念的一种保护,使之免于朝堂上那些阴私凶险的争斗。

李念笑问道:“兄长以为国因何而强盛?”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诸如君王贤明、有贤臣、有名将等,但这位妹婿有意问他,答案肯定不是这些。

扶苏道:“妹婿莫非想说是因工技?”

李念笑道:“确切说是生产力,而工艺技术却能提升生产力。‘生产力’,兄长可简单理解为生产制造之能,种植作物、养蚕织衣、养殖牲畜、制作器物等皆为生产制造。”

“在上古时,人衣难体蔽,所用器物也以木制、石制、陶制为主,在此时,上古之人生产制造之能低下。而生产力低下,意味着生产制造的物资不足,无法供养出众多人口,让部族更为壮大。”

“可等有人发现了矿石,从中冶炼出金属,逐渐以金属取代石器,生产制造能力便获得了提升。”

扶苏点了点头,这很容易理解,金属器比石器更结实、更耐用、更锋锐,以其为器,在生产制造中比石器更好用。

“以石器难杀死的猛兽,用金属锻造出的刀箭却能,以石斧难砍伐之木,用铜斧却能;在有了金属器物后,便能获得比以往的资源,即能供养更多人口。而人口增多,也即意味着部族壮大!”

“再到后来,金属冶炼再进一步发展,开始驯化蓄养牲畜,发现并种植各种作物,养蚕纺织也有长进,即生产力再度进步,此部族也随之人口增加,再次壮大。”

扶苏顺着李念的话去想,越想越觉得好像真是这样,从上古到现在得以发展都是因为那生产力进步了,而这位妹婿又说工艺技术能提升生产力……

上古时确实没法和现在相比,那时的人所穿所用都不及现在,这些都是源于生产力进步,工艺技术发展。

李念讲这些,为的是让扶苏能够重视工艺技术,扶苏大概率会成为大秦的第二位皇帝,他愿意重视工艺技术,可以给之后的大秦皇帝开个好头,使他们不敢轻视工艺技术的发展。

“生产力的变化才使得时代变化,从上古到夏商,再到如今,皆是如此。大秦想要变强盛,进入下一个阶段,必须得提升生产力,而生产力提升又与工艺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打造好更好的农具,能让一牛一人耕种更多土地,制作更精良的武器,能让上战场的军士减少伤亡,制出能更防寒保暖的衣物,可使北方之民能更好度过冬日,造出能载更多人更快捷安全的马车,能让各地往来更为便利,兄长可还以为不重要?”

扶苏听后回道:“皆为于国有利之事,如何能不重要?工艺技术须为国所重,不可懈怠!”

李念又道:“如果大秦不重视,而他国重视,即便大秦目前强于诸国,也可能在某日被其等超过。要大秦始终保持领先,便不可原地踏步,须得更往前进,使他国难以追上。”

听李念又一次提到他国,扶苏心中好奇,这位妹婿未免太在意了些其他国邦对大秦的威胁,这背后有何原因?

扶苏按下好奇,问道:“妹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