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南宋记忆 > 3.89 教育体系 专利法案

3.89 教育体系 专利法案

次日早朝,陆秀夫将“**选举”的草案交给众臣传阅。

这份草案有六页之多,将近两千字。众臣看过之后,均觉得新奇之极;琼州知府的人选由普通百姓决定,听起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此外,草案的实施也非易事,例如候选人如何确定,当选后如何被监督,任期究竟有多长,均需仔细商议。更重要的是,新的选举法不仅涉及到人事任命,还与吏部的现有制度不合,更与大宋律法相悖。

其实大家都明白,陆秀夫此举并非要改变律法,而是考虑到打败元寇之后,如何在当地设立官府,如何任命官员,如何管理原辽、金、西夏,甚至是蒙古的百姓。众人议论许久,均觉得困难重重,就连右丞相文天祥,也认为陆秀夫有些操之过急。然而这制度又颇具合理性,似乎真的可以选出好官,同时又能稳定民心。

上午十时,廷议结束。陆秀夫满怀希望地来到朝堂,却垂头丧气地离开。他原以为自己想得极为清楚,谁知一经廷议,竟然引出了更多的话题,甚至要修改大宋的律法。

陆秀夫为官多年,深谙治国之道。在以往,每当他有治国良策时,均会权衡利弊,想得通透,这才与众臣共议。“**选举”看似简单,其实是全新的概念,陆秀夫虽然是大宋第一丞相,又经过了深思熟虑,却仍然无法统筹兼顾,方案中难免会有纰漏。

当然,廷议的结果也在陆秀夫的意料之中;他原本就想请众臣共议,提出各自的见解。如今见解有了,方案却被否决了。陆秀夫失望之余,又生出一种挫败感。

郭笨聪一直以为,只要陆秀夫提出“**选举”,众臣便会纷纷叫好,均说:“哎呀,果然是个好办法,既**又平等,更利于大宋之发展兴旺,当真是科学的发展观!”这时他就暗自得意:“那可不?这是八百年后的先进理念,谁能找出半点毛病?”于是乎,大家都觉得**真是太好了。岂料结果大出所望,众臣竟然否决了“**选举”。

陆秀夫回到相府之后,一个人坐在书房内的桌前,皱眉深思。今日的廷议结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没想到的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选举”,竟然涉及到律法之修订。他一生历事无数,又怎会被一日之难阻吓?当即取了笔墨,将众臣的意见详加整理。

片刻之后,程瑜端了热茶奉上,见陆秀夫眉头紧锁,已隐隐猜到了一些,知道丞相正在想着大事,将茶水放在桌上之后,便要转身离去,却听陆秀夫问道:“程姑娘,参与选举的百姓是否被称作‘选民’?”程瑜应道:“是啊,也叫作‘选举人’。参选的官员被称作‘候选人’。”陆秀夫点了点头,又问:“选民如何知道自己该选谁呢?”程瑜道:“这个么......待我想一想。”转身出了书房,对一位士兵低语几句。那士兵点头离开。

过不多久,一辆马车停在相府门口,车上跳下一人,正是郭笨聪。

程瑜虽然精于武学,又通晓奇门术数,却非硕学通才之人,对于国家大事,她自认能力有限,便将郭笨聪请来了。

其实郭笨聪也是一知半解,仅仅在电视上看过一些场景,知道大概的选举步骤,至于更详细的流程,却是丝毫不晓了。陆秀夫问了几个问题,郭笨聪起初还能对答如流,然而再问得深入一些,他便哑口无言了;没奈何,只得寻了借口,说要回去翻阅典籍。

那所谓的“典籍”,自然就是山寨手机中的《大百科全书》了。

回到少监府后,郭笨聪将自己关在屋内,取出手机,翻阅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将《选举法》全部抄录。他将法律条文以宋时的语言润色,替换掉许多不合时宜的词汇,又仔细看了几遍,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选举法》若得以实施,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便是”人生而平等,无贵贱之分”。除此之外,法律还要赋予百姓“自由”,更需要制定“宪法”。

看到此处,郭笨聪顿时愣住,一个简单的“**选举”,竟然要修改国家法律?这该如何是好?好在他并非丞相,也无须为此事费心,只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余的就交给陆秀夫了。

下午时分,牛西西来到少监府。郭笨聪出门一瞧,只见牛西西左肩背着一个“淑女包”,右手握着一卷图纸,头上戴着一顶竹编斗笠,眼前遮了一副太阳镜,笑嘻嘻地站在院内。

郭笨聪不禁一呆,寻思:“西西这副打扮,像极了电影明星,也不知琴儿会是甚么模样?”转头四下望去,并未见到听琴的影子,正欲出言相问,却听西西说道:“笨聪,琴儿去找夏校长了。”郭笨聪奇道:“夏校长不是你的导师么?为何你在这里,琴儿反倒去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