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南宋记忆 > 3.89 教育体系 专利法案

3.89 教育体系 专利法案

他了?”西西道:“还不是为了《听聪》的稿件。听说期刊的页数又增加了。”复又叹道:“唉!琴儿整日忙着编稿,却未挣到半文工钱。”郭笨聪笑道:“那你呢?有没有工钱?”西西下巴微仰,得意道:“我挣的并非工钱,而是月俸。”

这几月间,四所大学陆续成立,分别是宋科院下属的琼州大学,兵部下属的陆军学院与海军学院,太医院下属的医学院。在宋朝时,各类学校均归属礼部掌管。文天祥身为科学院长,总领大宋的科技发展,自然要关心教学之事,于是他找到礼部尚书徐岚,商议之后,决定设立一个专管教学的机构,称之为“教学局”,隶属于礼部。与此同时,“研究生”被定义为“半学半工”,可以拿到最基本的月俸,每月四两银子。

按照大宋律法,设立新机构需由皇帝审阅。此时赵昺虽然年幼,但也熟读《四书》、《五经》;他看到那奏折上写了“教学局”三字,当时笑问道:“《孟子》有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何不改名为‘教育局’?”文天祥暗赞赵昺的学识,又想“教育”二字甚是恰当,便即同意了。

《说文》中曾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又说“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赵昺提出的“教育局”三字,当真是恰如其分。

教育局长一职,由礼部尚书徐岚暂任。其实还有另一人也可胜任,那便是礼部侍郎耶律异。然而陆秀夫另有想法。耶律异虽为辽人,但精于汉家学说,又通晓大宋律法,或许应当成为吏部尚书。此事尚未公开,知情者不过寥寥数人,就连耶律异自己也被蒙在鼓里。

这时西西声称自己有月俸,郭笨聪不禁觉得好笑,心想:“若论贡献,西西并不比众位院士差,只因她是一个女子,便少了许多机会。前些时日,院长答应给西西奖励,也不知是发奖金,还是给她个官职?”又想:“女子若要作为官,应当是黄三娘最先上任,还轮不到西西。”

西西看他深思不语,问:“笨聪,你在想甚么?可是我的月俸太少?”郭笨聪摇了摇头,正色道:“月俸多少并不紧要。我是在想,缝衣机既已成功,不若开办一个‘缝衣机厂’吧。”

数日之前,衣被司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缝纫机。经过几天的试验,缝衣机运转得极为稳定,尤其是缝制伞肋时,比手工快了十倍有余,而且针距完全相同。众织女盛赞的同时,又请求再增加几台缝衣机。然而朝廷忙于备战,并无成立缝衣机厂的计划。倒是夏源起,为技工学校分派了任务,要求众技工制作两台缝衣机。

对于火炮、枪弩等武器,兵部严令保密,但缝衣机并非武器,只是一个简单的辅助工具。此时若开办缝衣机厂,并将缝衣机公开出售,也不算违反保密条令。

听到“缝衣机厂”四字,西西顿时愣住,过了片刻,这才问道:“若开办工厂,由谁制作零件呢?”郭笨聪道:“先开了工厂再说。”心想:“若要开办工厂,必须为缝纫机申请一个专利,以防其它人仿造。”

在古代中国,“专利”二字意为“垄断生产以取利”。《复古》中曾讲“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为天下之专利也。”意思是说,自然形成的各种奇观,不该被官府独占封锁,因为那是天下百姓的专利。

若在盛世,文天祥设立“教育局”并非易事,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机构改革,更是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然而崖山海战之后,大宋朝廷九死一生,从无到有,从衰到兴,机构精简的同时,效率却大为提升;又因科技发展迅速,众人经历了诸多从未想过的奇事,真可谓大开眼界。在此种情形下,正值改革的最佳时机。那些跟随朝廷抵达琼州者,无不以振兴大宋为已任,只要有利于大宋光复,哪怕每天增加一个新机构,又有何不可?

郭笨聪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故而生出“专利法案”的念头。

西西在旁等了片刻,问:“笨聪,真的要开办缝衣机厂么?”

郭笨聪道:“自然是真的。不过在此之前,我要与右丞相商议一事。”说到此处,便已有些等不及,道:“西西,缝衣机是你与琴儿设计的,咱们一起去见丞相吧。”

西西双手乱摇,急道:“这可不行!”郭笨聪奇道:“为何不行?”西西道:“刘院士制了三种排枪,今天要试射呢。笨聪,你陪我去看枪吧。”

前些时日,西西与刘维汉曾有一个比试约定,由刘维汉制作排枪,西西协助李修铭制作机关弩,双方比赛密集扫射,看谁的武器对骑兵更有效。到了今日,刘维汉已制出“三三”、“四四”、“五五”排枪各一架,李修铭的机关弩却未完工,还少一个电转机架,一套拉弦挂钩。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