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306集:《跨物种基因编辑的生态伦理红线》

第306集:《跨物种基因编辑的生态伦理红线》

红链:雨林的雾气像一块被打湿的裹尸布,沉甸甸地压在林冠上。!1+3¨y?u?e*d*u_.`c+o¢m!陈砚之蹲在编号为"受试体734"的铁笼前,指尖隔着冰冷的栏杆,轻轻触碰那只生物的鼻尖。

它有一身像月光一样泛着冷白的皮毛,耳廓内侧却透出淡粉色的血管,像某种鹿科动物。但当它抬眼时,那双竖瞳分明带着犬科的警惕,喉咙里发出的低吼却类似猫科的震颤。最诡异的是它的前爪,五趾分明,甚至能做出类似握东西的动作。

"今天的体征数据怎么样?"林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白大褂下摆沾着新鲜的泥点。他是这个"跨物种基因编辑伦理审查小组"最年轻的成员,总是带着一种理想主义者特有的焦灼。

陈砚之没有回头,目光依然胶着在734的瞳孔里。,食欲下降了15。的生态隔离基因表达率98,但"她顿了顿,指尖被那生物用舌头轻轻舔了一下,温热的触感让她指尖发麻,"但它开始对镜像产生反应了。"

林深的呼吸明显顿了半拍。他们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只由犬科基因与少量灵长类基因编辑而成的生物,正在萌发自我认知。而按照《跨物种编辑伦理红线》第三条,任何展现出高级认知能力的受试体,都必须立即启动无害化处理程序。

铁笼的锁扣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陈砚之转过身时,看到林深手里拿着那把编号为"e-07"的注射器,针管里淡蓝色的液体像极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实验室水族箱里那些转基因水母的荧光。

"它只是对反光好奇。¢x,i·n~w,a+n+b·e+n!.^o~r·g?"陈砚之的声音有些发紧,她注意到734蜷缩起的后肢,那里有块新的溃烂——上周暴雨冲垮了隔离区的电网,这只生物在试图挖洞时被高压电灼伤。按规定,这种具有逃跑倾向的受试体早该被处理掉。

"昨天夜间监控显示,它用爪子在墙壁上划出了类似'734'的刻痕。"林深把注射器放在操作台上,金属表面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像某种怪异的共生体,"伦理委员会的邮件已经发来了,今天下午三点前必须完成处理。"

陈砚之走到培养箱前,里面漂浮着数十个透明的胚胎。这些由猪基因与人类干细胞编辑而成的生物,本该用于器官移植研究,但上个月她私自修改了基因序列——在每个胚胎的第17号染色体上,都植入了一段能增强免疫系统的人类基因片段。这已经违反了红线第一条:禁止人类基因与动物基因的直接融合。

通风系统发出一阵沉闷的嗡鸣。陈砚之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她在急诊室看着父亲的身体被排异反应一点点吞噬。如果那时有这种跨物种器官,他或许还能活着看她拿到博士学位。

"生态隔离基因的稳定性测试报告,你看了吗?"她突然开口,目光落在培养箱的温度显示器上,235c,刚好是人类的体温。

林深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屏幕的光映在他镜片上:"第七次测试失败了。有三只受试体在隔离环境外存活超过了72小时,虽然没有繁殖能力,但"

"但它们学会了避开紫外线。EZ小税惘 蕪错内容"陈砚之接过话头。她上周偷偷去了废弃的三号隔离区,在那里发现了那些生物挖掘的隧道,洞口都巧妙地避开了紫外线灯的照射范围。生态隔离基因的设计原理,正是让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无法合成关键蛋白质。

铁笼里传来一阵骚动。734用前爪扒着栏杆,发出类似呜咽的声音。陈砚之注意到它的左前爪少了一截趾骨——那是上个月为了采集样本截掉的,按规定本该使用麻醉,但那天实验室的麻醉剂刚好过期。

"我去准备处理设备。"林深拿起注射器,转身时白大褂的一角扫过操作台,碰倒了那瓶标注着"人类干细胞样本"的试剂。深褐色的液体在白色的瓷砖上漫开,像一滩凝固的血。

陈砚之蹲下身擦拭时,眼角的余光瞥见铁笼里的734正用那只残缺的前爪,轻轻触碰栏杆上的一处划痕——那是她上周不小心被栏杆划伤手指时留下的血迹,此刻已经变成了暗褐色。而734的鼻尖上,正有一滴同样颜色的血珠缓缓渗出。

她突然想起伦理红线的最后一条:实验结束后必须无害化处理。所谓的无害化,就是通过高温焚烧将所有生物组织彻底碳化,确保不会有任何基因片段残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