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319集:年轻的力量

第319集:年轻的力量

个标点符号;小唐设计的任务链太复杂,二十个测试用户里只有三个完成打卡,最后简化成“寻物、解谜、兑换”三步。

最棘手的是npc的语音系统。林砚之想用ai合成古镇阿婆的方言,试了几十版都觉得像掐着嗓子说话。还是老周出了主意,带着录音设备去巷口找正在晒太阳的王阿婆,把她讲的民间故事全录了下来。

“日本兵来那年,我爷爷把族谱藏在匾额后面。”虚拟阿婆在屏幕里摇着蒲扇,声音里的颤音和林砚之在档案馆找到的录音分毫不差。

陈知野来视察那天,正赶上测试雨天特效。虚拟世界里下起黄梅雨,青石板路泛起水光,屋檐垂落的雨线里藏着灯谜。他戴上vr眼镜走了半条街,在虚拟茶馆遇到了穿长衫的npc——那是按古镇最后一位说书先生建模的。咸鱼墈书 首发

“这茶,得用后山的泉水泡。”虚拟先生的茶杯里飘出热气,和现实中茶馆的水雾重叠在一起。

摘下眼镜时,陈知野发现林砚之在抹眼泪。小姑娘说,建模时参考了太多老照片,总觉得那些消失的人和故事,好像真的能通过代码活过来。

“下个月搞内测。”他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景点,“把现实中的手工艺人放进虚拟景区,用户线上拜师,线下就能去他们的工作室学手艺。”

林砚之忽然想起入职第一天,看到陈知野办公室挂着的老照片:二十年前的他站在二手车行门口,背后广告牌上写着“卖车如做人,踏实最重要”。

二、破茧前的裂痕

内测邀请了两百位游客,大半是大学生。林砚之守在后台看数据,虚拟景区开放两小时,用户平均停留时长47分钟,比预期高了近一倍。

“有人在虚拟祠堂给祖先献了电子花。”小唐指着屏幕笑,“还有人蹲在虚拟戏台前等了半小时,就为看全息版《牡丹亭》。”

但差评来得更快。有用户反馈找不到兑换入口,有人觉得奖励太鸡肋——几张优惠券比不上其他平台的折扣;最尖锐的批评来自历史系教授:“把古镇变成游戏地图,是对文化的矮化。”

老周在技术会上拍了桌子。程序员想加“御剑飞行”功能,觉得这样更吸引年轻人,被老周当场否决:“咱们做的是文旅项目,不是网游。游客来这儿是感受历史,不是耍酷。”

林砚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理解程序员想创新的心情,却也明白老周说的边界感。那天晚上,她抱着笔记本去了古镇,坐在河边石阶上看月亮。王阿婆提着马灯走过,看见她就喊:“小林姑娘,进来喝碗绿豆汤?”

阿婆的孙子正在玩平板,屏幕上是某游戏公司做的虚拟古镇。“这上面的房子都能炸掉,”男孩炫耀着操作,“比你们做的好玩多了。”

林砚之的心沉了下去。她忽然意识到,他们或许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年轻人要的不是纯粹的娱乐,也不是刻板的教育,而是能产生共鸣的连接。就像王阿婆讲的故事,动人的从来不是情节,而是里面的生活气。

第二天,她推翻了原有的任务设计。新方案里,虚拟景区的npc不再只说历史知识,还会聊家长里短:药铺老板抱怨儿子总熬夜打游戏,绣坊姑娘偷偷藏了本言情小说。用户帮他们解决问题,获得的奖励不是优惠券,而是现实中能体验的“特权”——跟着药铺老板上山采药,或者看绣坊姑娘演示失传的“打籽绣”。

“这得加预算。”老周看着新方案,“光采集这些故事就得花不少功夫。”

林砚之硬着头皮去找陈知野。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他在打电话:“……虚拟景区不是重点,下个月的非遗文化周才是核心,所有资源都要往那边倾斜。”

她攥着方案的手出了汗。这段时间,竞争对手的非遗项目搞得风生水起,董事会已经几次施压,要求陈知野把精力放回传统业务。

“进来。”陈知野挂了电话,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我正要找你。”

他递过来一份报告,是市场部做的风险评估:元宇宙项目投入产出比太低,建议暂缓。“董事会的意思是,把这笔钱投去做短视频推广,见效更快。”

林砚之把新方案放在他面前:“陈总,您还记得让我建钥匙的事吗?现在我们找到开锁的方法了。”她点开演示视频,虚拟绣娘正对着用户叹气:“我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