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余果没有如果 > 第194章 儿戏

第194章 儿戏

“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余果看到这些留言,心中泛起一阵暖意。她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悄悄影响着别人。

某天傍晚,茶馆即将打烊,门口忽然响起敲门声。

余果走过去开门,是一个陌生的女人,穿着素色旗袍,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您好,”女人轻声说,“我是苏曼,听说您这里有手工茶课,我想学。”

余果点点头:“欢迎你。”

苏曼走进来,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角的茶席上:“这里的氛围真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余果为她泡了一壶凤凰单枞,两人坐在茶桌前,慢慢聊了起来。

苏曼是位退休教师,曾在一所中学教语文。她说自己年轻时也喜欢喝茶,后来因为工作太忙,渐渐放下了。

“现在退休了,反而想重新拾起来。”她笑着说,“总觉得人生不该只有柴米油盐,还得有点精神寄托。”

余果听后感慨不已:“你说得对。/k\a/y?e¨-¨g\e`.·c+o+m`”

她们聊了很久,从茶文化谈到人生,又从人生谈到教育。余果发现,苏曼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

临走前,苏曼握着余果的手:“谢谢你今天让我在这里坐了这么久,我很开心。”

余果微笑:“随时欢迎你再来。”

第二天,苏曼带来了几位朋友,都是她的老同事。她们一起参加了茶课,体验了泡茶、品茶的过程。

之后,她们成了茶馆的常客,每次来都会带来一些小点心,和余果一起围坐在茶桌旁,喝茶聊天。

“有时候我就在想,”苏曼一边喝茶一边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像你现在这样吧,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影响别人。”

余果笑了笑:“我只是顺其自然。”

苏曼点头:“顺其自然最难能可贵。”

随着时间推移,茶馆的客人越来越多,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游客。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

有一天,小林突然对余果说:“果姐,我想试着开一家咖啡馆,但我要做的是融合茶文化的咖啡馆。”

余果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很好。”

小林继续说:“我想保留茶馆的那种温度,同时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余果点头:“你可以试试。”

小林激动地抱住她:“谢谢您,果姐!”

余果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去吧,我会一直支持你。”

那天晚上,余果独自坐在茶馆的角落,手中端着一杯刚刚泡好的白毫银针。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茶汤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

她望着那杯茶,心中一片澄明。

“”,这句话,不只是她的座右铭,更是她一路走来的信念。

这一生,她愿为茶而活,也愿为茶,点亮更多人的心灵。

---

余果坐在茶馆的窗边,手中端着一杯刚刚泡好的凤凰单枞。窗外的阳光透过木格窗洒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望着那片光晕出神,仿佛看见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小林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沓资料:“果姐,您要的市场分析报告我整理好了。”

余果接过资料,翻了几页,点了点头:“辛苦你了。”

小林站在她身旁,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果姐,您真的打算把‘茶?生活实验室’做成连锁品牌吗?”

余果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文件,望向他:“你怎么看?”

小林挠了挠头:“我觉得如果我们只是想扩大规模,那其实很容易。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改变初心去迎合市场?”

余果沉默片刻,目光落在远处的茶架上。那些整齐摆放的茶叶罐子,每一个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有她与茶农的对话,有她亲自挑选、试泡的记忆。

“我一直觉得,”她缓缓开口,“一家店能不能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