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南宋记忆 > 3.84 北海求援 南海对峙

3.84 北海求援 南海对峙

范文虎攻打北海路已有三日,虽然未尝大败,但每天的损失也有不少。

这日清晨,范文虎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他每派战船打探消息,总有一、两艘失踪。北条时辅道:“**,战船或许被南朝劫走了。”范文虎点头道:“总管所言极是。南朝水师的统帅,要么是苏刘义,要么就是凌震。这二人均为奸险之徒,不可不妨。”心里却想:“若论最奸险之人,恐怕就在我的身边。”

眼见寇船莫名其妙地失踪,北条时辅也同样着急,倒背着手在甲板上来回踱步,心里却窃喜不已,寻思:“此处是我的地盘,哪怕你有千艘战船,也逃不出我的手心。”他胸有成竹,以为万事皆在掌控之中,却不知这一切均未逃过宋军的眼睛。

北海路的沿岸设了数座高达十六米的观测台。众士兵通过望远镜,可将六十里之内的动静尽收眼底。

南方五十余里处,有一座小岛。这几日,观测兵发现每天都有一艘大船驶往小岛,紧接着又有十余艘小船拦住大船的去路。双方厮杀一阵,大船便会靠岸停驻,后又驶往更远的南方。

凌震听说此事,甚感惊讶,亲自登上观测台,对着望远镜看了许久,自言自语道:“莫非元寇并不想攻打北海,而是要占领日本?”崔国秀道:“或许北条时宗以为元寇要攻打日本,便先下手为强了。”苏刘义摇头道:“恐怕并非如此。两位将军可曾记得,元寇船队的统帅是谁?”

范文虎出任“征东**”时,凌震与崔国秀早已离开琼州,自然不晓此事。这几日,宋军俘虏了近百名寇兵,审问之后,早已将敌情探明,亦知谁是船队的主帅,谁是总管。

凌震恍然大悟道:“**的意思是说,北条兄弟现已和好,共抗元寇?”又自言自语道:“此事绝无可能!”

苏刘义笑道:“这两兄弟若要和好,除非北条时辅之妻死而复生。”顿了一顿,又道:“或许是北条时辅自己搞的鬼。”众将闻言,皆点头称是。

五十余里的距离,人形早已不可辨识,只能凭着战船的航向与航速,判断究竟谁胜谁负。显然,元寇战船被岛上的人劫持,已确实无疑。

范文虎虽然贪生怕死,但也不是蠢人。第四天,他派了三艘战船外出,每两船相距十里;最后一艘是巨炮战船。

众倭兵不知底细,如前几日一般驶出八艘小船,拦住寇船的去路。双方厮杀一阵,寇船上潜伏的倭兵突然发难。

眼看战船就要被劫走,忽又有两船行至。巨炮战船连发十二弹,很快便击沉两艘倭船。众倭兵从未见过此等阵势,顿时慌了手脚,纷纷掉转船头,越过浅水区逃离。

十余名寇兵登岛查探,却发现那是一座荒岛,也不知被劫的战船去了何处。

巨炮船的首领名叫奎齐,原是伯颜麾下的一名副将。此次船队东征,奎齐担任“征东副帅”,协助范文虎攻打虾夷。

众寇兵将倭人细作绑在一起,押解至奎齐的战船上。

七名倭兵排成一列,正行走着,最前方那倭兵突然脚下一软,扑倒在地。紧接着,其余倭兵也跟着摔倒。奎齐微微一愣,猛然间想起一事,厉声喝道:“快传医官!”说罢,冲到一名倭兵身边,伸手探其鼻息。

随船的医官就在不远处,闻言忙跑了过来,对着众倭兵细瞧一阵,摇头叹道:“这几人的口中含了剧毒,此时早已身亡。”

奎齐呆了一呆,心想:“或许还有细作潜伏在船上,口中亦含了剧毒。此时我若下令搜捕,又或检查众士兵的嘴巴,细作就会咬毒自尽。此事需得谨慎,以防打草惊蛇。”寻思片刻,心中已有了主意,长叹一声,说道:“敌人均已自尽,无法问出实情,真是可惜!”

奎齐想得没错,巨炮战船上确实有一名北条时辅的亲信,但那亲信并非倭人,而是正宗的蒙人。北条时辅在中都居住的期间,软硬兼施,收买了四位蒙古兵,其中一人恰巧参与了东征。

船队返航后,那亲信发出暗号,将劫船失败之事告与北条时辅。

经过数天的海战,元寇损失了二十六艘战船,宋军却只有两船被击伤。此时范文虎已意识到,仅凭着他的八十艘战船,万无可能攻入虾夷,除非让骑兵登陆。然而宋军在沿岸设有数座观察哨,元寇船队稍有登陆的意图,临川舰便会前往阻击。

这一晚,范文虎派出两艘战船,连夜驶回征东行省,以求元廷派兵增援。宋军也有船返回琼州,此时已在途中。

宋、元两军虽然同时请援,但先到者必定是元寇,因为“征东行省”,也就是高丽,距北海只有几千里,而琼州却远在两**之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