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每日清闲,而且喊他们来一次,臣妾便要损几年寿命……”
“爱妃为何不早说?”帝辛顿时面带自责,将妲己拥在怀中,“爱妃还要与寡人恩爱终老,不可再唤仙了,不可再唤仙了。”
帝辛自是无法看到,他怀中的爱妃目光闪烁,其中却有几分不忍……
摘星楼上,龙帐清暖。
那哝哝低语,若不在这般王庭高阁,或许会有另一番故事。
……
西岐之地,周营之前。
仙光已弥漫了小半个时辰,杨戬与哪吒站在辕门外等待;思前想后,杨戬还是派人去请武王前来,只说阐教众仙稍后要前来此地。
武王自是沐浴更衣,率了三千轻骑,直接跃马本来。
“大王,”杨戬带着营中诸将向前迎接,众甲士屏气凝神,精神高涨。
武王得见这般气势的大军,自是心中大悦,拉着杨戬的手臂在军营走动。
杨戬让他去大帐歇息,武王摆摆手,只说先迎众仙,与杨戬并肩站在辕门处,看着那漫天仙光。
姬发轻叹道:“孤之憾事,便是无修行之路;不过孤乃周国之主,若要孤放下这万千子民,去山中清修,却是有负万民之信赖。”
“大王之豁达,着实令人钦佩,”杨戬笑道,“大王这一世凝天下之龙运,做个明君,待百年之后,自可入轮回天人道,享百世福泽。”
姬发顿时笑个不停,扶着腰间悬挂的宝剑,“丞相当真是……别的大臣都说我寿与天齐,万岁永昌,你倒是直接点破我凡人之躯,让我好生尴尬。”
这般玩笑的言语,也不称孤道寡了。
两人身后的武将顿时低头不敢说话,杨戬能这般随意,他们可不敢轻慢了大王。
杨戬笑道:“这些都是定数,大王不必担心,做个好王积累功德便是。”
武王不断点头,又问:“那稍后众仙家前来,我是不是也要拜一拜?”
“不拜,”杨戬摇摇头,“大王需记得,人皇不拜仙神,只敬天地。非祭非祀,不可跪拜,以免折损人族气运。”
“人皇……”
武王喃喃自语,看向了东面。
“等丞相攻下朝歌城那一日,孤才可有此称谓吧。”
杨戬笑而不语,看了眼身后的几位师弟和数十位周军之将,一群人尽皆低头,哪吒和黄天化这俩货也不例外。
“丞相,众仙家何时前来?”
杨戬神识扫过数万里也不见阐教仙的踪影,料想应当是要用挪移神通出场,便道:“大王稍等,还需我去恭请。”
武王问:“可需备祭?”
“不必如此周章,”杨戬摇摇头,提步向前,战甲被仙光映的泛起层层仙光。
杨戬到了辕门之外,立在仙光边缘,道一句:“弟子杨戬,今日被困十绝阵前,力有不逮,恐祸及万万凡人,故此恭请师门仙长前来相助,兴周之基业,救万民于水火!”
话音落下,便听晴天响雷,霹雳阵阵。
杨戬嘴角一撇,这群大爷果然是在等他开口相请。
大爷们好面子,杨戬辈分小,理所应当。
当下,仙光之中泛起灵芝状的仙云,还一连泛起了十二朵。
这十二朵仙云之上,有十二道身影盘坐在蒲团之上,从虚而实,渐渐凝聚。
来人是谁?
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
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这十二仙人,一个个都是仙风道骨,一位位俱是得道高人,有道是:
福源深厚法力长,神通广大真仙人!
阐教十二金仙初聚齐,霎时间现出漫天祥云,仙鹤回旋,道童诵经,又有十多道身影在仙光之中走出,立在下方,却是随师父前来的弟子,门内修行的清仙。
雷震子也混在其中,在一群眉清目秀的仙人之中,倒是颇为显眼。
杨戬向前做道揖,“见过诸位师伯师叔,见过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