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高塔垂怜手札 > 第146章 剖析

第146章 剖析

的棱角,努力把这片交叉的阴影区,也就是我们能相互理解、共同认同的‘爱的语言库’,尽可能地扩大、填满。这不是要求两个人变得一模一样,而是学会读懂对方独特的‘爱的密码’。”

沈佑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更重要的语言。

他的神情变得更加严肃,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

“关键在于我们看待问题、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成年之前,很大程度上是被原生家庭塑造的框架所束缚的。这就像一种无形的模子,框定了我们最初理解世界和表达自我的方式。”

他举了一个极其尖锐的例子,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点了点:

“比如,一个人从小在家里,每当她受伤、受委屈,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的不是拥抱和安抚,而是严厉的责骂——‘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哭什么哭!没出息!’。长此以往,她的认知会被严重扭曲。她会错误地将‘责备’与‘关心’划上等号。她会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她受伤时没有先责备她,那就等于不关心她,不爱她。这种扭曲的认知模式,会让她在未来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对不擅长用‘责备’来表达关心的人关上心门,甚至误解对方的善意,从而错失真正关心她但不擅长表达的人。这就是认知框架带来的悲剧。”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唐恩脸上,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我这样说,你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明明相爱的人,最终却无法相守了吗?根源往往不是爱消失了,而是两个人表达爱的方式迥异,且都固守着自己的‘密码本’,不肯或不敢向对方坦诚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在各自的框架里打转,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呼唤,最终在沉默和误解中耗尽心力。”

沈佑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紧紧锁住唐恩,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恳切的坦诚:

“所以,恩恩,如果一个人从小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感受,习惯了在家庭中做一个‘懂事’的、不表达需求的孩子,那么,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她大概率会把自己置于同样的位置——习惯性地隐藏真实情绪,害怕表达需求会被视为麻烦或矫情,甚至错误地解读对方的言行。”

唐恩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她看着沈佑的眼睛,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此刻清晰地倒映着她自己有些无措的脸。

他正在用这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剖析着人性,剖析着爱情,也……毫不留情地剖析着他自己和她。

这种赤诚的、毫无保留的交流方式,带着巨大的冲击力,让她感到震撼,也感到一种被彻底看透的羞赧和奇异的安心。

沈佑的目光落回纸上,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我刚才说的,是群体认知的普遍规律,但每个人又都是独特的个体。恩恩,我想跟你更近一些。我不想只停留在我们都认同的这片阴影区里。”

“我想尝试理解更多属于你的‘空白区域’。”

他重新抬起眼,目光灼灼,带着不容错辨的真诚邀请:“能不能告诉我你的情绪?不需要是所有,哪怕只是一部分?我想知道你为什么开心,为什么难过,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愤怒?哪怕你觉得那些理由很小,很‘矫情’。”

他特意强调了“矫情”这个词,仿佛在为她可能产生的顾虑提前松绑。

唐恩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带着一种本能的防御和羞耻:“我说出来……会很羞耻的。我不想你知道,但有时候,又会偷偷希望你能猜出来……”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脸也微微发烫。

沈佑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或嘲笑。

他眼底反而漾开一丝理解和包容的笑意,声音变得更加低沉柔和,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耐心:“我明白,恩恩。这种感觉很正常。就像,”

他拿起桌上的手机晃了晃,又指了指旁边复杂的空调遥控器,“即使是最简单的家用电器,也有一本厚厚的说明书,对不对?你想让我更好地理解你、回应你,至少得给我一些关键的‘提示’或者‘说明书摘要’吧?这样,当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我理解到了,并且给出了你需要的反应,你才会有那种‘啊,他懂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吗?”

他微微歪头,眼角带着温柔的笑意,像在哄一个害怕说出秘密的孩子,耐心地等待着。

那眼神仿佛在说:我在听,我在等,无论你说什么。

唐恩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份近乎虔诚的等待和包容。

内心的挣扎如同汹涌的潮水。

一边是根深蒂固的羞耻感和害怕暴露脆弱的恐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