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方舟飞龙开局,十常侍吓跪 > 第5章 行刑与董卓即将进京

第5章 行刑与董卓即将进京

有若无的铁锈味,却更添几分压抑。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何太后端坐在珠帘之后,身旁坐着脸色依旧苍白、眼神有些呆滞的少帝刘辩,以及安静得异常的陈留王刘协。

珠帘晃动,看不清她的表情,但那份心力交瘁的气息却弥漫开来。′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

阶下,文武大臣肃立。昨夜几乎无人安眠,个个面带倦容,眼神深处残留着对那头巨兽的恐惧,以及对刚刚过去的血腥清洗的余悸。

权力格局一夜剧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脆弱而紧张的气息。

“咳,”太傅袁隗作为名义上的百官之首,率先出列,声音带着刻意的平稳,“启禀太后、陛下。昨日宫闱巨变,幸赖……幸赖天威浩荡,荡涤奸邪。罪首张让、赵忠己枭首西市,其党羽骨干段珪、毕岚、郭胜、蹇硕等十二人,依附作乱,己于掖庭伏诛。其余爪牙附逆者,正在按名单缉拿,罪证确凿者,皆按律严惩,家产抄没充公。”

他顿了一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阉党祸国,荼毒多年,如附骨之疽!今日一举铲除,全赖太后陛下洪福,亦赖诸位臣工戮力同心,匡扶社稷!此乃我大汉中兴之兆!”

“太后陛下洪福!天佑大汉!”群臣齐声应和,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却少了些底气。

袁绍站在武将班列前首,腰杆挺得笔首,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和杀气。

诏狱里那一夜的“练刀”,让他和他手下西园军的威望(或者说凶名)达到了顶点。

他斜睨了一眼旁边的曹操,后者神色平静,垂手而立,仿佛昨日那掌控全场、定下基调的人不是他。

“太傅辛苦,诸位将军辛苦。”

珠帘后,何太后的声音传来,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奸佞伏诛,社稷得安,哀家……心中稍慰。”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强打起精神,“只是……皇帝受惊过度,哀家亦是心力交瘁。这朝中政务,还有抚恤昨日死难将士、清查阉党余孽、安抚内外人心诸多事宜,还需诸位老成持重之臣,多多费心。”

这话说得巧妙,既是示弱,也是在试探权力的分配。

袁隗立刻接口:“太后陛下放心!老臣等自当竭尽全力!值此非常之时,朝廷需重臣坐镇,稳定中枢!”

他目光扫过阶下,“老臣提议,即刻擢升司隶校尉袁绍,为执金吾,掌宫中及京城卫戍!西园军务,由其兼领!原执金吾丁原,素有威名,可调任并州刺史,戍守北疆,以防不测!另,议郎曹操,昨日护驾有功,智勇双全,擢为典军校尉,协理禁军事务!”

一连串任命,几乎将皇宫和洛阳城的兵权,牢牢抓在了袁氏集团(袁绍为核心)手中!丁原被明升暗调,远远支开。

曹操虽然升了官(典军校尉),但“协理”二字,显然在袁绍之下!

武将班列中,丁原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他昨日也带兵参与了平乱,结果却被一脚踢去边境喝风?他拳头紧握,却不敢出声。

袁绍昨日在诏狱的凶残和曹操的冰冷警告犹在眼前,更别说长秋宫外还趴着那头煞神!

文臣班列里,王允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袁隗吃相太急了!这权力分配几乎把袁家顶在了风口浪尖。

他上前一步:“太后,太傅所议,亦是稳定朝局所必须。只是……”

他话锋一转,“何进大将军为国捐躯,其功不可没。大将军府属官及其部曲,人心惶惶,亦需安抚。臣以为,大将军之弟何苗,素无大过,可加封车骑将军,以示朝廷恩典,安定何氏旧部之心。”

王允这是在搞平衡,也是给何太后一个台阶下,避免袁家独大引发何氏残余势力的剧烈反弹。

何太后在珠帘后沉默片刻:“允准。追封何进为大司马、慎侯。何苗……加封车骑将军。”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

“谢太后恩典!”何苗连忙出列叩谢,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反而带着浓浓的忧虑。

他哥死了,兵权没了,自己这个车骑将军能调动几个人?

袁隗和王允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带着算计和妥协。

初步的权力蛋糕算是分完了。

曹操这时才出列,声音沉稳:“太后,太傅,诸位大人。阉党虽除,然其盘踞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州郡。彻查之事,需雷厉风行,但亦需谨慎,以免牵连过广,反生祸乱。臣请设立专案,由御史中丞牵头,廷尉府协同,三日内厘清首恶及骨干名单罪证,明发天下!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