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窗户,他能看到隔壁房间里微弱的灯光。六子一家人为了给他们腾地方,全挤在一间小屋里。而他们把这些人当成了抗日英雄,毫无保留地付出着自己的温暖。
第二天一早,六子媳妇就起来给他们做饭。香喷喷的小米粥,还有她亲手做的咸菜。
"军爷们多吃点,养好身体好去打鬼子。"她笑着说。
小虎也跑过来凑热闹:"叔叔,你们的枪能打多远?能一枪打死鬼子吗?"
面对孩子天真的问题,几个大人都有些尴尬。还是王长贵开口回答:"能打很远,鬼子都怕我们的枪。"
"太好了!"小虎高兴地拍手,"等你们把鬼子都打跑了,我爸就不用担心进山打猎会遇到鬼子了。"
老爷子在一旁感慨地说:"有你们这些好儿郎在,我们老百姓就有了主心骨。这日子虽然苦,但心里踏实。
中午时分,村里的几个老乡听说来了抗日的军人,都跑来看望。他们有的送鸡蛋,有的送自家种的蔬菜,还有人拿来了自己舍不得抽的旱烟。
"军爷辛苦了!"一个老农双手奉上几个鸡蛋,"这是我家母鸡刚下的,给军爷补补身子。"
"我家有点咸肉,军爷们拿去吃吧。"另一个村民说道。
面对乡亲们的热情,陈复明虽然表面应付着,但心中却在盘算着别的事情。这个村子偏僻,暂时应该很安全。他们可以在这里休整几天,等瘦猴的伤好了再作打算。
小虎跑来问:"叔叔,你们家里都有什么人?"
王长贵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眼圈有些发红:"叔叔家里有个老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那你想她吗?"小虎天真地问。
"想...很想。"王长贵的声音有些颤抖。
"那你快点把鬼子打跑,就能回家看妈妈了。"小虎拍拍王长贵的手,"我爷爷说,只有把鬼子赶走了,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一刻,王长贵彻底陷入了内心的煎熬。这些善良的百姓把他们当成了救命恩人,可他们却是彻头彻尾的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