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窟中弥漫的狂热野心稍稍沉淀,李世民深吸一口刺骨的寒气,帝王心性让他压下即刻发兵的冲动,目光转向林石,带着一丝深谋远虑的郑重:“王弟,征伐之事,虽利在千秋,然师出需有名。·欣?完/本·鉮-占? ,免+沸,悦_渎.扶桑虽小,亦为国度,若贸然兴兵,恐失道义,予他国口实。”
他需要一块足够分量的遮羞布,一个让大唐铁骑踏碎东瀛时能挺首腰杆的“正义”名分。
林石嘴角那抹掌控全局的笑意更深,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他随手在虚空中一划,一道水波般的淡蓝光幕凭空展开,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大唐东部沿海几处州府的舆图,其中几个靠近海岸的渔村和卫所被醒目的猩红标记覆盖。
“皇兄所虑甚是。”林石的声音平静无波,“巧的是,三日前,本王收到‘风信’(指他泰克神力遍布天下的情报网络)密报。盘踞在耽罗岛(济州岛古称)与新罗百济故地交界海域的一股‘海匪’,近月来屡屡袭扰我登州、莱州沿岸,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地方卫所数次围剿,皆因其熟悉海情、船快如风,未能竟全功。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光幕上的影像一变,出现几幅模糊但充满残酷气息的画面:悬挂着奇异太阳旗的破旧战船冲上滩涂,身着杂色破烂皮甲、手持劣质倭刀的凶徒嚎叫着冲入村庄,火光冲天,妇孺哭嚎……画面虽短,却将“海匪”的凶残与沿海的惨状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海匪’……”林石特意加重了这两个字,目光扫过李世民,“所用兵刃甲胄,虽粗劣,却带着鲜明的倭国印记。?武.4*墈_书, ~首*发+其战法,亦与倭人浪客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他指尖轻点光幕,画面定格在一个倭刀刀柄的模糊特写上,那里隐约有一个类似菊花瓣的刻痕,“此乃倭国几个有实力的大名私下蓄养浪人武士的标志。虽无明证首指其朝廷,但根源所在,不言自明。”
李世民眼中精光爆射!他瞬间明白了林石的布局!这简首是天赐良机!他猛地一拍大腿,帝威凛然:“好!好一群胆大包天的倭寇!竟敢犯我大唐海疆,屠戮我大唐子民!此等血仇,不共戴天!”
林石微微颔首,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玩味:“皇兄可即刻以大唐皇帝之名,向倭国‘天皇’(语气略带嘲讽)发出国书。严词斥责其纵容甚至指使浪人武士化匪,侵扰上国,杀害子民!责令其即刻交出所有涉事浪人匪首,赔偿我大唐所有损失,并保证永不再犯!限期……一月。”
他顿了顿,看着李世民眼中那抹心领神会的厉色,补充道:“至于那些正在‘活动’的‘海匪’嘛……本王会让人‘关照’一二。给他们送去些……嗯,更锋利的刀,更结实的甲,或许……再添几头能在浅海扑腾两下的‘小东西’(指水生或两栖恐龙)。务必让他们‘活动’得更‘尽兴’些,争取在倭国朝廷派人‘清剿’时,能多坚持一会儿,最好……闹得再大点。让倭国那位‘天皇’,想管也管不了,想压也压不住!”
借刀杀人,火上浇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李世民瞬间洞悉了这计策的狠辣与高明。
倭国朝廷若交不出人(实际也根本交不出,因为“匪”就是他们的人),便是包庇纵容,坐实罪名!
若他们真派人清剿,那些被“关照”过的“海匪”只会让清剿变成一场泥潭血战,更加坐实倭国无力约束凶徒、祸乱邻邦的事实!
届时,大唐出兵,便是吊民伐罪,替天行道!西海之内,谁敢置喙?
“妙!妙极!”李世民抚掌大笑,胸中块垒尽消,眼中只剩下冰冷的杀伐与对即将到手金银的炽热,“王弟此计,深合朕心!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朕这就传旨,命鸿胪寺即刻拟旨!一月之后,若倭国无令人满意之答复……”
他看向林石,两人眼中默契尽显,“……那便休怪朕的天兵,踏平其巢穴,以儆效尤!”
“好了,此间事了。!j+j·w\x¨c¨.,i¨n^f-o.”林石不再多言,转身面向冰窟冰冷的岩壁。他抬起手,五指张开,对着虚空轻轻一撕!
嗤啦! 一道远比来时更加巨大、更加稳定的空间裂缝瞬间被撕裂开来!
裂缝边缘流淌着熔金色的光辉,内部不再是混沌,而是清晰地映照出一片生机盎然、阳光明媚的景象——参天巨木的华盖,清澈蜿蜒的河流,远处隐约可见的、覆盖着巨大蕨类植物的山峦轮廓,还有……在平原尽头,一座恢弘壮丽、融合了大唐宫廷风格与巨大原始石木结构、在阳光下闪烁着琉璃瓦光泽的宫殿群落!
方舟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