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上的苗药香
北纬82度的冰原在极昼里泛着刺目的白光,赵衡摘下护目镜时,睫毛上的冰碴簌簌落在防寒服领口。,?优[?品?小?说×?.网3+, ?首?_*发$科考站的金属外壳在零下58度的低温里泛着青灰色,他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刚触到舱门把手就被烫似的缩了回来——裸露的皮肤在这种温度下暴露超过十秒就会冻伤。
\"赵工,该换贴剂了。\"队员小林抱着设备箱从帐篷里钻出来,防寒面罩上凝着白霜,\"王医生说今天得加片百部贴,昨晚测血氧你又掉了两个点。\"
赵衡应了声,跟着小林钻进住舱。暖气扑面而来的瞬间,防寒服表层的冰霜化成细水珠,在地板上积出小小的水洼。苗医团队带来的樟木箱就摆在角落,檀木盖掀开一条缝,透出苍术与艾叶混合的暖香,与舱内消毒水味形成奇妙的平衡。
王兰正蹲在箱子前分拣草药,她的深蓝色科考服袖口别着苗医银饰图腾徽章,在白炽灯下泛着哑光。\"把左臂 sleeve 卷起来。\"她头也不抬地说,指尖捏着张巴掌大的膏药,黑褐色的膏体上隐约能看见碾碎的草药颗粒,\"昨天的生姜贴起效了,看你指端的血色比前天好多了。\"
赵衡依言褪下三层保暖内衣,左臂肱骨内侧的皮肤上还留着淡褐色的药痕。王兰用酒精棉片擦过皮肤,带着薄荷凉意的棉布擦过肘窝时,他忍不住瑟缩了一下。\"这是加了细辛的贴剂,\"她指尖压着膏药边缘抚平褶皱,指腹因常年碾药结着薄茧,\"能促气血往末梢走,免得你们总说手像揣在冰窖里。\"
膏药贴上皮肤的瞬间,一股温热感顺着经络缓缓漫开,像有细小的火苗在皮下游走。赵衡望着舱顶的通风口,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贵阳见到王兰的情景——那时她穿着靛蓝苗布褂子,蹲在药材晾晒场翻动晒干的雪莲花,身后是层叠的吊脚楼,与此刻冰原上的金属舱房恍若两个世界。
一、风雪里的药方
\"极地科考队员最常见的问题是寒湿侵体,\"王兰把熬好的药液倒进保温桶时,蒸汽在她护目镜内侧凝成白雾,\"你们的冻疮看着是表皮问题,实则是内里阳气被寒气逼得郁结住了。\"
张队长抱着胳膊站在一旁,他的右耳冻得发紫,在基地医院涂了两周冻疮膏也没见好。\"王医生,不是我不信苗医,\"他指节叩着桌面,金属桌在低温下发出脆响,\"但这冰天雪地的,你们那些草药能管用?\"
王兰没说话,从随身的藤篮里取出个陶罐。陶土表面刻着繁复的苗绣纹样,她揭开盖子,一股辛香瞬间漫过整个会议室。\"这是用独活、羌活、苍术泡的酒,\"她用银勺舀出些琥珀色的液体,\"每晚睡前用棉签蘸着擦患处,三天要是没好转,我立马卷铺盖走人。\"
张队长将信将疑地接过小瓷瓶。¨5\4?看!书? /已*发!布^最/新′章·节_窗外的暴风雪正拍打着观测站的玻璃,铅灰色的雪片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得金属外壳呜呜作响。这是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建立夏季站的第三个月,已有七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冻伤,其中两人因为关节肿痛不得不提前撤离。
\"除了冻疮,你们是不是总觉得睡不够?\"王兰忽然开口,目光扫过在座队员们眼下的青黑,\"即便睡满八小时,起来还是觉得浑身发沉?\"
好几个人同时点头。物理研究员小陈揉着膝盖苦笑:\"我在睡袋里蜷了十个小时,起来膝盖还是僵的,像灌了铅。\"
\"这是寒邪困脾。\"王兰从樟木箱里取出个竹筛,里面摊着晒干的草药,深绿、赭红、灰褐的叶片根茎错落有致,\"我给你们配了两种茶包,浅蓝色包装的晨起喝,加了黄芪和防风,能提气;深蓝色的睡前泡,有远志和合欢皮,助眠还能驱寒。\"
她说话时,随行的苗族药农老岩正用铜臼碾着什么,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他摊开手心,里面是些深紫色的颗粒:\"这是紫菀和款冬花磨的粉,泡水喝,治你们总咳嗽的毛病。\"
张队长看着那些陌生的草药,忽然想起出发前与苗医团队对接的场景。省卫健委的同志把一份泛黄的古籍复印件推到他面前,上面用毛笔字记载着苗族先民在高海拔山区抵御严寒的方子,纸页边缘还粘着干枯的草药碎屑。
\"试试吧。\"他最终拍板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下,谁也想不到三个月后,这些带着苗岭气息的草药会在南极冰原派上用场。
二、冰缝边的急救
赵衡掉进冰缝时,最先摸到的是腰间的急救包。刺骨的冰水瞬间浸透防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