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的代表,在落笔时眼里闪着泪光。
当天下午,林砚之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反馈:硅谷的科技公司宣布成立ai伦理联盟,月球采矿企业承诺将20的收益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建设,那个计划在深海投放合成微生物的公司,主动公开了所有实验数据并接受国际监督。最让她动容的是一段来自难民营的视频,一位母亲颤抖着把标注着“基因改良”的营养剂喂给孩子,镜头里,孩子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夜幕降临时,小陈抱着厚厚的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秘书长,已经有127个国家签署了宣言,还有300多家科技企业申请成为观察员。”她指着屏幕上实时更新的全球舆情,“社交媒体上,我们的科技这个话题已经有50亿次讨论了。”
林砚之走到窗边,此刻的联合国大厦灯火通明,与远处自由女神像的火炬遥相呼应。她知道,这份宣言能解决的问题有限,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科技伦理难题出现,但至少在今天,人类证明了一件事——当我们选择相信彼此,相信科技的终极意义是让世界变得更好时,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分歧。
手机里弹出女儿发来的新消息,是张星空照片,标注着“今晚的猎户座特别亮”。林砚之笑着回复:“因为它知道,人类终于决定要和宇宙好好相处了。”发送完毕,她转身走向会议室,那里还有一堆关于“太空垃圾清理责任划分”的文件等着处理,但这一次,她的脚步格外轻快。
走廊尽头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宣言签署时的画面。在那些不同语言、不同笔迹的签名上方,是一行逐渐放大的字:科技的光芒,永远不该只为一部分人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