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陈凯接着说:"智能音箱可以保留,但只能用于播放音乐和查询信息,不能录音。"
小宇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林薇咬了咬嘴唇,补充道:"平板和手机的使用时间,我们可以商量着定,但前提是不影响学习和休息。"
"真的?"小宇的声音带着不确定。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拿起笔在纸上写道:"智能冰箱要删除库存警报功能,允许我保留两罐可乐在客厅的储物柜里。"
三个人的笔迹在纸上交织,像三条原本平行的线终于有了交集。他们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制定出一份《家庭科技使用公约》:智能设备不得进入卧室;所有带录音功能的产品必须提前告知使用场景;每周六晚上是"无屏幕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或外出散步。
最让林薇触动的是小宇最后加的一条:"妈妈可以用健康app查看我的运动数据,但必须经过我同意才能看具体内容。"
四、温度的回归
改变是悄然发生的。林薇拆掉摄像头那天,发现墙面上留下了几个浅浅的孔洞,像钉子拔去后留下的伤疤。她突然意识到,那些被数据填满的日子里,她错过了多少真实的细节——小宇偷偷把可乐藏起来,是因为那天在学校运动会上拿了跑步冠军;他躲在被子里看漫画,是因为那本漫画是同学转学前所赠。
陈凯把智能窗帘的控制权交给了小宇,发现儿子其实很有时间观念,只是偶尔需要自己调整节奏。有天晚上,林薇起夜时发现小宇房间的灯还亮着,走近一看,少年正趴在桌上给机器人模型装电池,旁边放着一张纸条:"明天爸爸生日,要给他个惊喜。"
周末的"无屏幕时间"成了全家最期待的时刻。他们会去公园放风筝,或者在家拼拼图。有次林薇提议玩成语接龙,小宇故意说了几个网络流行语,逗得她笑出了眼泪——这种轻松的笑声,已经很久没有在这个家里出现过了。
一个月后,林薇收到了社区发来的《家庭科技伦理指南》完整版。翻开扉页,上面印着一行字:"真正的家庭智慧,不在于精准的数据监测,而在于懂得适时按下暂停键。"她把指南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着一家三口的合照,照片里三个人的笑容比任何数据曲线都要真实动人。
五、智能时代的家庭哲学
陈凯在公司的分享会上,把家里的故事讲给了同事听。他说自己终于明白,为什么那本指南里要特别强调"科技伦理的核心是尊重"。当智能音箱不再记录对话,当运动手环的数据只属于佩戴者,科技反而成了真正的帮手——它解决问题,却不干涉生活;提供便利,却不剥夺自由。
小宇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说他最近上课状态好了很多,还在班会课上分享了"我家的科技公约",班里好几个家长都来打听这份指南。林薇听着电话,目光落在厨房——智能冰箱正在提醒她牛奶快喝完了,但它不会再汇报谁偷偷多喝了一杯。
晚上吃饭时,小宇突然说:"爸,你的睡眠监测app又提醒你深度睡眠不足了,今晚别熬夜改方案了。"
陈凯笑着点头,看了林薇一眼。她正在用手机查询菜谱,屏幕上弹出一条系统提示:"检测到您近期家庭互动频率提升,推荐周末亲子活动方案。"这一次,林薇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觉得这个冰冷的机器,似乎也有了一丝温度。
窗外的夜色渐浓,客厅的智能灯随着家人的活动自动调节着亮度。这个被科技包裹的家,终于找回了最本真的模样——不是完美的数据报表,而是有笑有闹,有理解也有包容的真实生活。林薇轻轻关掉手机,伸手夹了一块排骨给小宇,就像很多年前,还没有这些智能设备的时候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