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282集:《科技伦理的儿童保护特别条款》

第282集:《科技伦理的儿童保护特别条款》

人影在挥手告别。“老师说,它有自己的家,我们可以偶尔去看它。”

张野眼眶一热,想起特别条款里的最后一条:科技产品应当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而非形成情感依附。

五、新的开始

林小满的平板被换成了老式的点读机,没有会撒娇的蜂鸟,只有单调的女声在朗读课文。起初她很不适应,哭着要找自己的老朋友,直到妈妈带她去了自然博物馆。

在鸟类展厅里,她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蜂鸟标本,讲解员说它们的翅膀每秒能振动50次,每天要吸食相当于体重两倍的花蜜。“原来它不需要我的虚拟币也能活下去。”小满小声说,手指轻轻拂过玻璃展柜。

她开始用蜡笔在纸上画蜂鸟,有时是停在花上,有时是在天空飞翔。妈妈把这些画扫描进电脑,做成了屏保。没有弹窗,没有倒计时,只有一片安静的绿意。

李静在审查新上市的儿童手表时,发现了个暖心的设计:当检测到孩子连续使用超过半小时,屏幕会自动切换成动画,教孩子做眼保健操,配音是位老奶奶的声音:“歇会儿吧,眼睛要休息啦。”这比冰冷的强制锁屏要温柔得多,也更有效。

数据库里的案例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争议不断,到现在有企业主动来咨询如何改进产品。有次参加国际论坛,一位美国专家说:“你们的特别条款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应该写进全球标准。”

张野的工作室接到了一笔特殊的订单,是家玩具公司想给自闭症儿童设计陪伴机器人。他们摒弃了所有屏幕交互,改用触摸和声音反馈,机器人的眼睛是两颗会呼吸的led灯,紧张时会慢慢变暗,放松时则亮起来。“我们不想让它像人,只想让它像个安静的朋友。”设计师说。

测试那天,有个从不说话的孩子突然伸手抱住了机器人。在那一瞬间,张野觉得所有的争论和努力都有了意义。

科技与伦理的平衡,从来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就像那只从屏幕里飞出来的蜂鸟,最终要落在现实的枝头上,才能真正教会孩子什么是爱与尊重。而那些制定规则的人,不过是在努力搭建一座桥,让技术的光芒既能照亮成长的路,又不会灼伤稚嫩的眼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