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超过三千万家庭在等待这种技术。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每个治疗案例都会经过七重审核。”
“包括生殖细胞编辑?”林舟直视着他,“你们的专利说明书第17页写着,crispr-δ可以精准修饰人类胚胎的pgd基因标记。这已经超出了治疗范畴,进入了基因增强的灰色地带。”
戴维斯的笑容僵了一瞬。电梯门打开,剑桥研究所的实验室呈现在眼前。巨大的培养箱里,数十个透明培养皿整齐排列,绿色的荧光标记显示着胚胎的活性状态。穿着无菌服的研究员正在操作显微注射仪,金属探针比发丝还细,却能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般精准。
,!
“这是治疗,不是增强。”伊芙琳指着屏幕上的基因序列图谱,“我们只修正已经明确致病的基因突变,每个编辑都有对应的临床指征。上周那例亨廷顿舞蹈症胚胎,我们删除的cag重复序列,在医学数据库里被标记为‘明确致病’已有三十年。”
林舟注意到操作台旁的伦理审查记录表,签名栏里有遗传学家、临床医生,甚至还有一位宗教学者。“你们的审查标准基于什么?”
“基于数据,而不是恐惧。”伊芙琳调出一份动态模拟图,红色的致病基因片段被精准切割,蓝色的正常序列像拉链般闭合,“我们追踪了编辑后的细胞分裂过程,连续五十代没有出现异常重组。这比很多已经应用的基因疗法都更安全。”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一位抱着婴儿的母亲快步走进来。她怀里的孩子戴着氧气面罩,胸口微微起伏。“沃克教授,小艾米的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了吗?”
伊芙琳的表情柔和下来,接过平板查看数据。“有两个位点需要修正,但都在安全范围内。我们下周可以安排编辑。”她转向林舟,“这位是艾米的母亲,她和丈夫都携带囊性纤维化基因。他们愿意签署任何协议,只要能让孩子像正常人一样呼吸。”
母亲的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却闪烁着恳求的光。“林博士,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如果连给孩子健康的权利都要被限制,那科技发展还有什么意义?”
林舟看着婴儿面罩上凝结的水珠,突然想起十年前在刚果义诊时,那个因为镰状细胞贫血而夭折的男孩。当时他能做的,只有握着孩子逐渐冰冷的手,听着母亲绝望的哭喊。
团队会议在剑桥研究所的会议室召开。全息投影里,各国成员的面孔清晰可见:纽约分部的法律专家张薇,东京办公室的社会学家田中健一,里约热内卢的生物伦理学家圣地亚哥。
“根据准则第3.2条,生殖细胞编辑属于高风险范畴,需要全球协作监管。”张薇调出法律条文,“但问题在于,目前没有任何国际机构拥有强制执法权。如果华威公开技术,印度的私立医院下周就能开展非法手术。”
田中健一调出民意调查数据:“日本民众对基因编辑的接受度是47%,但如果限定在‘严重遗传病治疗’,接受度会升至79%。关键在于区分治疗与增强——修正致病基因是治疗,提升身高智商是增强,这条边界必须明确。”
圣地亚哥的背景里能听到海浪声,他刚从亚马逊雨林的原住民部落调研回来。“部落长老问我,‘为什么你们可以修改基因,却不许我们用传统草药治疗?’这提醒我们,伦理不是单一标准。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是技术共享,而不是被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束缚。”
林舟看向伊芙琳:“如果我们建立分级监管体系呢?一级编辑针对明确致病基因,允许在严格审查下开展;二级编辑涉及复杂性状,需要国际联盟共同审批;三级编辑即基因增强,暂时全面禁止。”
“这需要建立实时监测系统。”伊芙琳打开一个三维模型,“每个编辑案例都要上传基因序列数据,由ai和人工双重审核。华威可以开放专利授权,但必须接入这个监管平台。”
戴维斯皱起眉头:“这会影响商业利益。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超过十亿美元。”
“那么用专利费建立全球基因治疗基金。”林舟的语气不容置疑,“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合规实验室,培训技术人员。技术越普及,监管成本越低。与其堵,不如疏。”
会议持续了七个小时,当晨曦透过窗户照进会议室时,一份《crispr-δ技术应用共识》的草案终于成型。林舟看着全息投影里陆续点头的面孔,突然想起刚加入团队时,导师说过的话:“伦理不是阻止进步的墙,而是引导方向的灯塔。”
一周后,nature杂志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