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205集:《量子隧穿效应》

第205集:《量子隧穿效应》

年前核试验产生的某种特殊粒子或能量状态,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越”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今天形成了这股诡异的干扰?

这个想法太过颠覆,以至于让经验丰富的杜志远都感到一阵眩晕。

“如果干扰源的频率特征与‘惊雷’核试验相关,那么最有可能的源头……”张巍看向杜志远,眼神锐利,“应该就在当年的核试验场附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杜志远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准备物资,通知特遣小队。我们去西北戈壁,去那个废弃的核爆掩体看看。也许,时间真的在那里玩了一个我们看不懂的魔术。”

第三章:戈壁深处的回响

前往西北核试验场的旅程充满了颠簸。老式运输机在戈壁上空轰鸣,下方是连绵起伏、寸草不生的褐色荒漠,仿佛是地球表面一道丑陋的疤痕。杜志远透过舷窗望去,很难想象三十年前,这里曾爆发过足以撼动大地的能量。

根据历史资料,“惊雷”核试验的主要掩体位于一片被称为“黑戈壁”的区域,那里地质结构稳定,适合进行地下核试验。如今,那里早已被列为禁区,人迹罕至。

运输机在预定区域边缘降落,杜志远带着张巍、小李和几名装备精良的队员,换乘越野车,向着地图上标记的坐标进发。越靠近目标,空气中的气氛就越显得诡异,连车载的电子设备都开始出现轻微的干扰现象。

“坐标到了。”司机指着前方一片看似普通的戈壁滩。

杜志远下车,环顾四周。除了风化的岩石和遍地的碎石,看不出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8′1~k!s.w?.^c!o?m¢但他知道,真正的掩体隐藏在地表之下。

“小李,用地质雷达扫描。”

小李迅速架起设备,雷达波穿透地表,向地下延伸。几分钟后,他指着屏幕上一个异常的阴影区域:“杜队,找到了!地下约三十米处,有一个规则的矩形结构,应该就是掩体的主体。”

他们找到了一个几乎被风沙掩埋的入口。锈迹斑斑的钢门半掩着,仿佛一张巨兽张开的、布满铁锈的嘴。杜志远戴上防毒面具,打亮强光手电,率先走了进去。

通道里弥漫着一股混合了尘土、机油和某种微弱放射性的刺鼻气味。墙壁上的混凝土已经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钢筋,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和蛛网。这里就像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他们沿着通道深入,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摇曳,照亮了沿途散落的杂物——生锈的工具、破旧的防护服、还有一些标有“机密”字样的、早已泛黄的文件盒。

“这里应该就是当年的控制中心。”张巍指着前方一个相对宽敞的房间。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台巨大的、看起来像是控制台的设备,上面布满了各种按钮和仪表,大部分已经损坏。但在控制台的一角,有一样东西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是一台老式的阴极射线示波器。

它的外壳是金属的,同样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和铁锈,但屏幕上,却赫然跳动着一串微弱却清晰的绿色光点!

“这……这怎么可能?”小李失声叫道,“三十年了,这里的电力系统早就该瘫痪了!”

杜志远走近示波器,强光手电的光束照在屏幕上。那串光点按照一定的规律闪烁、停顿,赫然是……摩尔斯电码!

“嘀嗒,嘀嗒嘀……”张巍低声翻译着,“这是……sos?不,等等,节奏不对。”

他仔细辨认着,脸色越来越凝重:“这不是求救信号。这是一段……信息。重复播放的信息。”

第四章:放射性同位素的“时间胶囊”

“能量来源!”杜志远突然意识到关键所在,“这台示波器不可能凭空工作三十年。一定有持续的能源供应!”

队员们立刻在控制中心里搜索起来。他们移开锈蚀的桌椅,搬开积满灰尘的柜子。终于,在控制台的后方,靠近墙壁的一个凹陷处,他们发现了一个被金属网罩包裹的圆柱形物体。

它大约有小臂长短,表面覆盖着一层铅板,铅板上有明显的放射性警示标志。铅板已经有些变形,但依然完好地包裹着里面的东西。

“小心!”张巍立刻警告,“有放射性!虽然强度不算太高,但长时间接触也有危险。”

他们小心翼翼地移开铅板,里面是一个更精致的金属容器。打开容器,所有人都惊呆了。

容器里面,固定着一个类似电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