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183集:《古刹奇事之经文失窃》

第183集:《古刹奇事之经文失窃》

错!我昨晚值守时,可能……可能打了个盹,没有察觉到异常……”

“昨晚你值守的位置在哪里?”杜志远的声音平静,没有丝毫责备。

“就在藏经阁一层的门口,”慧空指着门口的一个蒲团,“我和另一位师弟轮流值守,昨晚轮到我下半夜。大概是子时过后,我确实有些犯困,靠着门框眯了一会儿,时间不长,最多一刻钟……”

“期间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人影?”

慧空拼命摇头:“没有,什么都没有。藏经阁这边平时就很安静,昨晚又下着雨,除了雨声,什么动静都没有。”

杜志远点点头,没有再追问。他示意林薇和赵凯:“你们仔细勘察现场,尤其是门窗附近,看看有没有什么细微的痕迹,毛发、纤维、或者……非常规的气味。”

赵凯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设备,开始对门窗、木匣、地面进行细致的扫描和采样。林薇则拿出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检查着木匣和周围的书架。

杜志远则走到藏经阁外,抬头望向这座三层建筑。建筑四周是茂密的树木,雨水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他绕着藏经阁走了一圈,目光锐利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地面上的泥泞,树木的枝干。

“大师,”杜志远找到在一旁焦虑等待的圆寂大师,“除了寺内僧人,最近几天,可有外人进入过藏经阁?尤其是接近过二层的?”

圆寂大师沉吟片刻,道:“藏经阁向来不许外人进入,尤其是二层。不过……前天,有一位云游的行脚僧曾来寺里挂单,他自称对佛经颇有研究,我一时大意,曾带他到藏经阁一层参观了一下,但绝没有上过二层。还有……昨天下午,寺里来了几个香客,是外地来的富商,捐了不少香油钱,提出想看看寺里的珍藏,我只让他们在一层外围看了看,也没有上楼。”

“那位行脚僧,现在还在寺里吗?”

“他今早天一亮就离开了,说是要去下一个道场。”

杜志远眉头微蹙。“那几个富商呢?”

“他们昨天下午拜完佛,捐了钱就走了,应该已经下山了。”

线索似乎有些渺茫。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值守的僧人可能打了盹,而有机会接近的外人又都已经离开。这起失窃案,透着一股诡异。

第二章 蛛丝:细微处的线索

“杜队,你来看这个。”赵凯的声音从藏经阁二层传来。

杜志远立刻上楼。赵凯指着木匣内侧的一角,用一个小小的紫外线灯照着:“这里,有一丝非常淡的荧光反应。我刚才用试剂检测过,不是寺里常用的香料成分,也不是普通的灰尘。”

林薇也凑过来:“我在木匣的锦缎衬里上,发现了几根非常细小的纤维,颜色很特别,不是常见的棉麻丝,像是某种合成纤维,但又经过特殊处理,质地很柔软。”她将纤维小心地收集到证物袋里。

杜志远仔细观察着那处荧光反应,又拿起证物袋看了看纤维:“合成纤维,荧光反应……这不像普通香客或行脚僧会留下的东西。”他又走到窗边,再次检查窗闩。这一次,他的目光落在了窗闩的插销孔上。他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孔内。

“这里,”杜志远指着插销孔内侧边缘,“有一道非常细微的划痕,很新,像是金属工具刮擦留下的。”

林薇和赵凯连忙凑过去看,果然,在木质的插销孔边缘,有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小痕迹。

“可是,窗闩是从里面闩好的,如果有人从外面用工具拨开插销,那这痕迹应该在插销的外侧才对。”赵凯有些疑惑。

“不一定,”杜志远道,“如果对方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精巧的工具,从外面插入插销孔,不是直接拨开插销,而是……比如,用一种细钩状的工具,勾住插销的内侧,然后轻轻向上或者向一侧撬动,让插销脱离插销孔。这样,用力的方向是向内的,可能会在插销孔的内侧边缘留下这样细微的划痕。”

“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林薇道。

“是的,”杜志远点头,“而且,对方对窗闩的结构应该非常熟悉。这说明,对方可能事先观察过,甚至……有内应?”

这个猜测让在场的慧明和尚脸色一变:“杜先生,您是说……是寺内的人?”

“现在还不能确定,但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杜志远的目光冷静而锐利,“赵凯,你再检查一下屋顶的横梁和角落,看看有没有攀爬或者悬挂的痕迹。”

赵凯应声而去。杜志远则转向慧明:“慧明师傅,藏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