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采购总监沃纳·米勒匆匆走来,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但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会议室里,马克开门见山:“米勒先生,我们知道莱茵重工最近向贵司下了大量低价订单,并且要求提前交货。我想了解一下,这是否会影响贵司对其他客户的供应?”
米勒的笑容僵了一下,端起咖啡杯的手顿在半空:“施耐德先生,我们与莱茵重工有长期合作协议,具体的商业细节……”
“我理解商业机密。”马克打断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但我这里有苏氏精工未来两年的采购计划,我们愿意在现行市场价的基础上,上浮5%作为溢价,并且承诺60天内全额付款,不拖欠任何账款。”
米勒的目光落在文件上,瞳孔微微收缩。苏氏精工的采购量虽然不及莱茵重工,但上浮5%的价格和无账期的条件,对任何供应商来说都极具诱惑力。尤其是在莱茵重工为了压缩成本,已经将付款周期延长到120天,并且多次要求降价的情况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施耐德先生,这确实是个有吸引力的提议。”米勒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但莱茵重工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突然改变供应优先级,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长期合作关系。”
“长期合作需要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马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果莱茵重工继续用低价策略透支市场,最终损害的不仅是他们自己,还有整个供应链的健康。您应该清楚,他们现在的利润率是负数,这种模式能维持多久?”
米勒沉默了。作为资深的供应链管理者,他比谁都清楚莱茵重工的财务状况。最近几个月,克虏伯钢铁的应收账款周期不断拉长,财务部门已经多次发出预警。
“另外,”马克补充道,“苏氏精工正在研发新一代液压件,采用了德国蒂森克虏伯的特种钢材,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更高。/精*武\小,税-徃+ ~首?发-如果我们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未来的采购量可能会有更大的增长。”
提到蒂森克虏伯的特种钢材,米勒的眼睛亮了一下。那是一种高端工业材料,利润空间远高于普通钢材。如果苏氏精工真的有相关研发计划,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高附加值市场。
会议结束时,米勒没有当场答应,但他承诺会“认真评估苏氏精工的提议,并在下周内给予答复”。走出克虏伯钢铁的大楼,马克立刻给苏晓打了电话,汇报了谈判的进展。
“很好,马克。”苏晓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欣慰,“继续跟进其他主要供应商,用同样的策略试试看。记住,我们不是要挖空莱茵重工的供应链,而是要让供应商明白,谁才是更可靠、更有前景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在柏林办公室,林薇正带领公关团队紧张地准备着全球媒体发布会。他们收集了苏氏精工在东南亚所有项目的详细资料,包括中标通知书、施工日志、验收报告,以及工人们的安全培训记录和健康证明。最关键的是,他们找到了印尼那家所谓“发生事故”的工地——实际上那是竞争对手的项目,使用的根本不是苏氏产品。
“发布会定在三天后,法兰克福国际会展中心。”林薇向苏晓汇报,“我们已经邀请了欧洲主流财经媒体,还有行业内的kol。另外,法务部已经向莱茵重工发出了律师函,要求他们立即停止造谣并公开道歉,否则将提起诉讼。”
苏晓点点头,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二叔发来的最新邮件。邮件里附上了莱茵重工与黑石资本的关联细节:黑石通过多家离岸公司持有莱茵重工15%的股份,并且在董事会中有一名观察员席位。更值得注意的是,黑石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最近正在收购欧洲多家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似乎在布局一个更大的产业整合计划。
“黑石想通过莱茵重工吃掉欧洲的中端机械市场,然后再慢慢消化高端市场。”苏晓对林薇说,“我们的崛起打乱了他们的节奏,所以才会动用莱茵重工来打压我们。”
意识到对手的深层意图,苏晓的思路更加清晰了。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竞争,更是一场资本主导的市场围剿。要想破局,不能只停留在价格和舆论的层面,必须找到黑石资本的软肋。
她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存放着苏氏精工在欧洲的所有合作伙伴资料。目光扫过名单,她停在“莱茵金属”——一家德国军工背景的高端零部件制造商,也是苏氏精工在精密齿轮领域的合作伙伴。
“林薇,帮我联系莱茵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