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126章 一元观开光!【求月票】

第126章 一元观开光!【求月票】

前前后后的街道全都打扫干净,李成义擦擦脸上的汗,领着一群捧着供品的丫鬟来到一元观门口,向李白和公孙大娘行了一礼:

“贵观今日开张,本王身为邻居,略备了一些果子供品,可否摆进去?”

公孙大娘从一个侍女的托盘中捏了一块酥饼尝了尝,点头说道:

“好的,多谢你了申王,下次见到我家仙长,定在他面前帮你美言几句。”

李成义大手一挥,让申王府的侍女们进去摆供品,他本人则站在门口跟李白和公孙大娘聊天,吐槽这六月天,热得实在难受。

李白觉得这个大胖子王爷挺有意思,没架子,为人也和善:

“申王稍等,我送你一件东西,应该可以让你凉快一些。”

他回自己房间,拿来一瓶六神花露水,顺便演示了一下用法:

“摁着头部,用喷嘴对着身体喷药液,微风一吹就会变得舒爽无比,申王可以试试。”

公孙大娘生怕这个胖孙子对着自己眼睛来一下,提醒道:

“不要对着口鼻眼睛喷,可以喷在耳后、后脖颈、后背、腋下等部位,你拿回家研究一下吧。”

李成义迫不及待回家试了试,等他再回来,整个人就成了一个人形花露水散播器,往那一站,方圆几丈都香喷喷的。

“此物果然凉爽,尤其被风一吹,居然想打哆嗦。”

李成义很开心,用一个金丝编织成的袋子盛着花露水,然后挂在腰间,逢人就挺肚子拍腰带,生怕别人看不到腰间悬挂着的花露水瓶子。

遇到汗涔涔的高力士,他还掏出花露水,对着高力士的脖颈喷了两下:

“如何,凉快吗?”

高力士很无语:

“神仙赏赐之物,珍稀无比,莫要如此浪费……仙子曾送给陛下两瓶,此物主要作用是防蚊虫叮咬的,喷到身上,晚上不会有蚊虫缠身。”

李成义一听,急急忙忙跑回家,放箱子里锁好,晚上再拿出来喷在身上。

没多久,李隆基穿着一套黄色道袍,乘坐一辆没有皇家标识的马车,低调的来到道政坊。

他刚到,万骑就接管了道政坊的防务,就连不远处的东市也悄然多了不少骑兵。

天子出行看似只是一句话,但调动的人马,至少需要上千。

李隆基带来了一元观的鎏金门头,另外还有亲笔题的【道炁(qì)长存】匾额,李白让人挂在了大殿正门。

除了匾额,还有各种御赐之物,从香烛供品到家具摆件,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

另外李隆基还给混元宫准备了一对儿纯金的宝瓶和一封敬献帖,托公孙大娘和李白敬献给周易。

开光仪式正式开始之前,太平公主派儿子薛崇简送来五万贯钱和五千亩良田的地契,出手相当大方。

公孙大娘笑嘻嘻的收了下来,看得高力士嘴角一抽,生怕神仙被镇国公主收买了。

薛崇简虽然是太平公主的儿子,但他却一直都是李隆基的心腹,今天代表母亲来参加开光仪式也合情合理。

正常来讲,开光的步骤是很繁琐的,但公孙大娘和李白不走寻常路,直接把流程简化了一大截。

李隆基诵读了早就准备好的祝颂词,薛崇简代母亲上香祈福,还打算出资供奉武则天的牌位,导致公孙大娘差点儿笑场。

等这一系列仪式结束,公孙大娘双手捧着一份法旨,李白抱着一把宝剑,两人以一元仙长的名义,给大唐百姓赐下了《太上感应篇》。

虽然公孙大娘很想以自己的名义赐下道经,但最终还是心虚,把锅甩给了周易,她和李白代为传经。

两人分段将《太上感应篇》的内容诵读出来,听得李隆基当场就要下旨抄发给各地,还打算加到科举考试中。

当皇帝的人,都喜欢劝人向善的话,而《太上感应篇》通篇都是类似的内容,而且不空洞、不乏味,读起来朗朗上口,比晦涩难懂的《道德经》好理解多了。

诵读完毕,李白传达了师父周易的意思:

“可在东市、西市各立一块石碑,宣扬太上思想,劝人积德行善。”

李隆基行了一礼:

“谨遵法旨!”

公孙大娘提醒道:

“刻碑时,把我教你的逗号句号刻上,老百姓看到就知道怎么断句了,不需要再请人解读。”

李隆基反应很快:

“这就是你上次提到的释经权吧?今后大唐的所有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