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102章 伐山破庙,重归正统!【求月票】

第102章 伐山破庙,重归正统!【求月票】

等大家记好手机号,周易闲着没事,溜达着去看了看石仙姑家的废墟。

原本的五层小楼已经坍塌,据说修建得太豪华,导致楼上楼下有许多易燃品,假如不做豪华装修的话,房子也不会硬生生烧塌。

只能说,当石仙姑打着神婆的旗号坑蒙拐骗时,她的结局已经注定。

坍塌的废墟再加上消防人员翻找尸体,搞得比强拆现场还乱,赵伟估计得忙一整天,才能将这些废墟全都清理出去。

在胡同里转了一圈,周易再次回到拆庙现场,小庙已经被拆了个七七八八,杜春义看着好端端的砖头,觉得有些可惜:

“周道长,重修土地庙时,这砖能用吗?”

周易摇了摇头:

“不能用了,得买新砖,淫祠用过的砖等于受到了玄学层面的污染,可以用来盖狗窝猪圈,人就别用了,影响气运。”

一听这话,杜春义也不心疼了,表示让渣土车全都运走,村里不缺这点儿砖头,就不沾这个晦气了。

一车废墟装好,后八轮载着离开三里庄,运往填埋建筑垃圾的地方。

周易打开手机上的黄历,开始寻找合适的动工日期。

土地庙修建有严格的规定,需要在破土日动工,庙的大小以及神像的神态,也都有讲究。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昨晚周易起疑的地方,那就是村里的小土地庙通常是不装门的,确切的说是,只要有个屋檐就行。

土地神起源于社稷神,是神仙体系最基层的神祗,跟百姓的生活最息息相关,道教称为福德正神。

这么一位神仙,跟百姓之间是不能有隔阂的,所以不需要大门,就连场地也不用多豪华,逼仄一些没关系,这样反而更能聆听百姓的心声。

正因为没有门,所以土地庙的神像最好用石雕,这样就算历经风吹日晒,土地神依然乐呵呵的看着治下的百姓。

周易翻了几天,发现近两天没有适合动工的好日子,只能先等等了。

杜春义也希望能稳几天,因为刚刚听说要重修土地庙,村里不少人都给他发消息打电话,表示想捐一笔钱。

捐钱修庙能福泽子孙,再加上石仙姑在村里搞得乌烟瘴气,大家也想花钱去去晦气了。

既然要捐钱修庙,自然得立碑了,所以杜春义打算先等等,统计一下捐款的人数,再找人刻一块石碑。

等小庙开光时,石碑也立上,让村里人也跟着吃点香火。

“周道长,修庙带请神像,大概需要多少钱啊?”

杜春义的这个问题,把周易问住了:

“修庙简单,到时候请个建筑队,把五行缺土的人挑出来,就可以开工了,工程造价应该不高,但是神像的话,讲究起来可不便宜。”

杜春义说道:

“那我统计一下捐款的钱数,咱量力而行,不铺张浪费,也别搞得寒酸小气,具体全交给周道长了。”

周易满口答应下来,打算等会儿清理完成,先测量一下建庙的地方大小,再根据这个来确定土地庙的大小以及神像的高度等等。

小庙的废墟不多,几车就清了个干净,赵伟连地基都刨了出来,不留一块砖头。

摆弄完毕,周易拿着尺子,开始测量尺寸。

几个村里人过来帮忙,询问庙的大小,得知会把占用的道路让出来,每个人都很高兴,表示要给新庙捐钱。

测量完毕,赵伟开着挖掘机清理石仙姑家的废墟去了,周易跟他打个招呼,开车返回云雾山,打算用电脑做个简易的效果图出来,敲定好庙宇的样式。

虽然杜春义全权交给了自己,但庙宇的样式什么的,还是提前让他们看看比较好,毕竟是甲方嘛,要尊敬。

至于神像的问题……周易原本打算找明叔解决问题,石头的来不及,就先塑黄泥像,但又觉得明叔那个性格,三里庄百姓的捐款大概率要拿走一多半。

算了,还是别跟这老小子牵扯太多了。

苦思冥想时,周易回忆起公孙大娘曾经在混元宫的神灵前祈祷,每次都心有所愿。

比如她第一次回去时,担心挨打,在东岳大帝面前诉苦,然后伎班的班主就突然中风,勒令她陪酒的县尉之父更是掉进茅坑里淹死了。

之后几次祈祷,也都有求必应,神仙们好像很偏爱这个明媚快乐的丫头。

“既然公孙大娘祈祷管用,要不我也试试?”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周易打算去中天殿试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