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刚才听到好像是大运的声音,是他回来了吗?”
二大爷家,晚饭桌上,老三夹了一口菜说道。
“你小子耳朵还挺灵,怎么不往那边凑热闹一下呢。”小老头说道。
自家这些小辈一个个的不敢往大运身边凑,光靠着自己这几个老家伙维持也不是个事儿。最早前那老七老九还敢跟着那小子身后跑,现在也不再敢凑近乎,想想也是头疼不要不要的。
“算了吧,没那胆儿。”老三说道。
小炮楼前有什么好凑的,有你们几个老家伙在就行。自己过去也不知道聊什么好,万一说错话挨顿揍还是轻的。
“明儿早上你们哥仨找上老七老九去趟弄湖那里,想办法逮几只野鸭回来。”
这事儿得尽快,要不然让那小子想起来准没个好。他要是带着手下的人一块去那里霍霍,那群野鸭子准得让他们搂了个光。
“你们纪家从大到小,哪一个不怵老三那一支的人?”小老太太说道。
“对了老二,一会儿咱俩去把河里放的那几条大鱼弄回来,让老头给大运送过去。”老大想起什么说道。
“大鱼?你们藏了什么好鱼来着。”小老头说道。
“鳜鱼和鲶鱼,昨晚忘给李老拐,这大运回来正好。”老二说道。
在河边那会儿就是奔着让李老拐给捎到城里去,结果回来时给忘了,早上起来时发现这老李头在天亮时就己经率队出发,自己上哪儿追着去。
纪运这边从库房里出来就往村中间溜达过去,主要是往陆老三那走一趟,之前给马匹打马草的那些工钱,多少还得找补给人家一些。把总数给他就成,剩下的让他帮着往下分分。自己也不用挨家挨户去找补。
回到家里的纪运坐在那里歇着没多大会儿,二大爷提着一只大木桶有些费劲的走进院子里来。
“呦呵,小老行你行啊!老当益壮,看来再娶个小妾应该没有问题。”
纪运坐在那里吊儿郎当的打趣说道。
这大木桶盛满水可是六七十斤呢,这小老头除了走路姿势不太对,人家可是脸不红气不粗。
“净说这种没用的,就算是儿子同意,孙子们也不干呀。赶紧的把这些倒走。”小老头没好气说道。
这家伙越来越没边,纪家就没有这个习惯,怎么一天天嘴上离不开大妾小妾的。现在连温饱都困难,上哪还有闲钱娶妾。
纪运挡过水桶一看,真行啊!这可是个好东西。两条大鲶鱼,目测得二十斤出头每条,还有一条六七斤重的鳜鱼。
“哪来的?咱们这片河流还藏着这玩意儿?”纪运说道。
明儿的鲶鱼粥不就有了么,这也太有爱了。自己那两个孩子就好这么一口粥,以前曾义他们弄的都是小的,半斤六七两的那种。那些怎么可能与这个相比,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级别上的东西。
“折罗那个大坝下边掏的。”小老头说道。
纪运一听就知道是哪儿。这大坝还是满清政府修的呢,光复运动之后,大兴水利时,工程指挥还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参与方除了当时政府,还有当地的地主乡绅。
纪运提溜着大木桶往厨房里一走,打算着先倒到大水缸里就行。回头收入空间里的那张小方塘里就成。
“小老头,我怎么老感觉这鱼儿不好吃呢?”
从厨房里出来的纪运蔫坏的说道。
老话说的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小老头儿这唱的是哪一出?
“这又不是给你的,是给纪鹏哥俩。”
这家伙,给与不给都落不着好!防人的心思也忒敏感了吧!不好吃你倒是给我小老头还回来呀。
“不错,都学会曲线救国了啊!小老头儿你这是长大了啊。看在这三条鱼的面子上,贫道我就送你一卦: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纪运又开始他那一套特有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连贫道这词都从这家伙的嘴里蹦出来。
小老头听到纪运的话差点原地暴走,心说小老头我都六七十了,还上哪儿长大去。真有你小子的啊!怪不得大哥当年老绕着你走,这张嘴儿怎么就那么损呢。
乾元用九,就看小老头怎么去想了,想通了可保安全着陆,要是想的不透彻,往后多少还是处在被动之中。
转天起来的纪运就开始收拾东西,手下那些己经装好车,就等着吃过早饭马上扬鞭出发。自己的车老装了半车,这哥几个还真是,装这半车是几个意思。
溜达了一圈发现原来是自己后半夜收走东西时给收多了,大家伙都是大半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