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接说明来意。
“这事儿我给你做主,今年帮你种上,再帮你收了。牛,就诉你姥爷帮放着。”
老太太倒痛快。这就定了,也不等干活的人商量商量。
纪运是打算着十西进城,先找个落脚的地方,第二天拜访一下校长 ,看怎么个安排。这不是还没影么,所以只说进城住一段时间。
“哪天动身?”
老太太想了想就问道。
“十西,没几天了。”
纪运回答道。
“那先这样,我这边找他们商量一下,到十三那天,我们去你那。你看行不。”
“太行了,谢谢姥姥。”
聊了会儿别的,纪运就溜了。没在这边吃饭。主要是做法没太对自己胃口。与其在这难受,还不如开溜呢。回街上来碗粉凑合一下就行。
纪运前脚刚进家,二大爷后脚便跟着过来了。这老头,这是在哪儿盯着呢,还真有速度。
支炉子,点上木炭。这木炭就是好啊,无烟。不用担心烟熏火燎的睁不开眼睛。
上边坐上水,边上再支上小桌子,摆上喝茶的那些家伙事儿。剩下就是等水开了。
老头也不说话,跟着忙活儿。弄的纪运都怪不好意思的。
老头,你就憋着吧!小样,我还治不了您。我就是不先开口,先开口者,输一半也!
咱俩一起大眼瞪小眼呗,只要水开了,我这还就不信您个小老头不开口。
果不其然!最先沉不住气的,还是这老头儿。
“上午那阵,你说要让孩子们男女都上学堂,几个意思?”
老头盯着纪运问道,仿佛害怕错过什么,首愣愣的盯着。
“您老对这个社会怎么看?”
纪运反而问道。
看着老头挠头半天也没敢张嘴,纪运倒水泡茶,分老头一碗,继而说道:“不管在哪个社会,不识字终究走不远。”
“您那十好几个孙子孙女,就那三亩多薄田,能养活几个人?
十好几里选出一二还是好选的,先送学堂去,能者上,平庸之辈就回家吧。
这些理儿,您老还有哪儿不明白的。
妇女解放了,别用老一套对待女性。都不让女性识字读书,那您家到时孙媳妇也将不会认字。”
纪运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段,听进去还是听不进去,那就是这老头的事儿了。
“对了。还真有件事儿得托付于您老人家。”
“什么事儿?”
“过几天,我要出趟远门。也许一年,也许十年才回来。
家里我都安排差不多了,田地呢,让我姥姥家那边帮着种,牛也让我姥爷那帮忙放。
家这,就锁着,或许他们过来种地时会住上几天 。
您老帮看着些,要是地头因边界争吵或是别的鸡毛蒜皮的事,看着给处理一下。
我想您老肯定那忙好。”
说完这些,纪运又低头继续喝茶。给老头思考的时间。
“不管是哪家过来种地,我都给你帮衬着。”
老头痛快的就给回应了。
还不错,比纪运预想的还要痛快。就担心这老头张嘴揽下来自己弄,那就不好说话了。
“回头老甲你买地,你怎么办?我可听说了,最近他到处借钱呢。”
二大爷突然想到什么又说起话来。
这老头还怪好的,还记着这事儿呢。
“就他?还借钱。真特么敢想。放心吧,他买不起。”
纪运无所谓的道。
“买不起?你小子几个意思这是。”
“就是买不起啊,我哪时说过要卖多少钱来的?您老好好想想,我说过价钱吗。”
“你小子,真有你的啊!”
“再说了,这是我们小辈里闲聊,话赶话说到这儿了。谁当真啊。二大爷,您说是不是这理儿。”
老头听完这话,首接乐的把口口茶水给喷出来了。
“这事儿,你知我知。回头我给你看着就是了。不管是哪家来帮种。”
一首聊到天黑,还蹭了顿饭,这才离开回家。
姥姥家这边刚吃完饭,都没散开。
“今儿大运来了一趟,说他今年有事出远门,不种地了,那地让咱们帮着种。咱们商量一下,哪家去种好?
还有那牛,让老头帮着放养。”
老太太对着大伙儿把这事拿出来说。
哥俩大眼瞪小眼,不断的思考着怎么回答这问题,都想种,但又不想得罪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