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下方,忽然看见山坳之间,隐藏着一座简陋的茅屋。
之前因为山势高大,遮挡视线,没有发现。现在走近一看,才知道这里住着人家。
敖鸾将身一晃,变成一个和尚,靠近门前,喊道:“施主,厨房里若有剩饭,就给我一点吧。
贫僧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我师父在路上又饿又渴,你家里要是有锅巴,或者冷饭,希望能施舍一点,救救急。”
原来,这家男人都不在家,去田里插秧种谷了,只留下两个女人在家。
她们刚做好午饭,盛了两盆,正准备送去田里,锅里还剩些饭和锅巴,没盛出来。
那两个女人,看敖鸾病恹恹的样子,还说着要去西天取经的话,生怕此人是病糊涂了,在说胡话,又怕此人跌倒,死在家门口。
她俩只好半信半疑,把剩下的饭和锅巴,满满地装了一钵给敖鸾。
“谢谢!”
敖鸾接过钵盂,走到一个隐蔽之处,恢复了原样,沿着原路返回。
正走着,忽然听到有人喊:“姐姐!”
敖鸾抬头一看,原来是小秋站在山崖上,招手喊道:“这边来,这边来!”
等她走到崖底,小秋迎上前来,奇怪道:“这山涧里有清水不舀,你往哪儿去呢?太久了!”
敖鸾笑着道:“我到这边来,看见山坳里有人家,就去化了一钵干饭回来。”
小秋点头:“饭也用得上,只是李哥渴得厉害,用什么装水呢?”
敖鸾笑了笑:“要装水也容易,你把衣襟兜着这些饭,我用钵盂去舀水。”
两人高高兴兴地回到远处,却发现李奕不见了,白马挣脱了缰绳,在路边长嘶奔跑,而行李也不见了踪影。
敖鸾急得直跺脚,捶胸顿足,大喊大叫:“不用说,不用说!这肯定是悟空赶走的那帮人,来这里抢走了行李!”
小秋急声道:“先把马拴住!”
“李哥到底去哪里了呢!”敖鸾扫视四周,“不如,我们先去西梁女国,他迟早会去那里的。”
小秋略一沉吟,点头道:“走吧。”
于是,两人共骑一马,往西梁女国的方向走去。
………………
李奕暗中跟随那个假悟空,来到东边的大海,忽然听到海浪的声音。
低头一看,只见黑雾弥漫,天色阴沉,海面上波涛汹涌,晨光昏暗。
他没心思欣赏,穿过瀛洲,继续向东,直抵花果山的地界。
乘着海风,踏着水势,又过了许久,终于看见前方的山峰如戟般排列,峭壁如屏风般悬挂。
他飞到峰顶,顺着云彩,找路下山,寻找水帘洞。
走近一看,只见山里有无数猴子精怪,吵吵嚷嚷。
他又走近了些,仔细一瞧,原来是悟空正坐在一块高高的石台上,双手拿着一张纸,大声地朗读,一遍一遍。
李奕仔细一听,这是通关文牒,心中一动,将身一晃,幻化为小秋的模样,走上前去,故意大声问道:“师兄,你怎么念起师父的通关文牒来了?”
悟空一听,抬头一看,竟然没认出是小秋,喊道:“拿来,拿来!”
周围的猴子们,立即一拥而上,拉拉扯扯,把李奕带到悟空的面前。
悟空打量着李奕,呵斥道:“你是什么人,竟敢靠近我们的仙洞?”
李奕瞧见,眼前这个悟空,竟然不认得“小秋”,更加肯定,此人绝不是真正的悟空,而是传说中的六耳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