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庄子借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比喻,阐发了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展现了对世俗束缚的超越与解脱。
次层,由“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引入,直至“肩吾问于连叔”,深入探讨了“无名”、“无功”、“无己”三大境界。
庄子认为,这是通向无待之境的唯一法门与必由之路。
这一部分的论述,虽看似流露出某种程度的利己倾向,实则是对个体精神自由与独立的极致追求,是对世俗名利枷锁的深刻反思。
最后,在惠施与庄子的直接对话中,惠施以“大瓤无用”之说,试图讥讽庄子学说的空洞。
庄子以其独到的哲学智慧,将“无用”翻转为“大用”,展现了其思想境界的灵活与深邃。
庄子写的“逍遥游”,是充满智慧与启迪的经典之作。
李奕很快就沉浸在这些神奇的文字中,竟然没有发现,虚空中各种属性的能量,正疯狂地涌入他的体内,然后被鲲鹏吸收!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极大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缒在天上的云彩。
这只鸟,风起海动时,就要迁移到南极大海。
南极大海,是天然的大池。
“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国的谐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谐书上所记的言论,说:“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
野马奔驰的游气,飞扬弥漫的尘埃,空中活动的生物,都因气息相互吹动而上升。
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色吗?
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吗?
大鹏向下看,也不过是这个样子罢了。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如果水积的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起大船的力量。
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的地上,一根小草就可以作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粘住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
风积的强度不大,它负荷大鹏,也就无力量。
所以能飞九万里,是因为大风在它的翅膀下面,然后才凭借风力;背负着青天,而无法遏止地飞翔,而后才能飞到南极大海。
“惆与学鸠笑之曰……”
胡蝉和楚鸠,讥笑大鹏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飞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
你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
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肚子还是饱饱的。
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准备粮食。
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这两个虫鸟,又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知大年……”
“汤之问棘也是已……”
“夫列子御风而行,伶然善也……”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
“肩吾问于连叔曰……”
“人资章甫而适诸越……”
“惠子谓庄子曰……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是:现在先生有这棵大树,却忧虑它没有用处。
为什么不把它栽到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以及那无边无际的旷野,然后来往徘徊在它的旁边,自由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
使它遭不到斧头的砍伐而夭折,也没有什么东西来侵害它。
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艰难和困苦?”
当李奕终于将【北冥真经】修炼完毕的时候,隐藏在六腑之三焦中的鲲鹏,已变得越来越凝实。
在虚空中,方圆一万里以内的各种能量,都已被鲲鹏吸收。
“还差一半能量,才可以修炼到六合境的瓶颈啊!需要这么多能量,我要去哪里寻找资源呀!”
李奕正在苦恼,突然眼睛一亮。
他惊喜地发现,以白虎尊者为首的域外妖族,至少十万个,正驾驶着上千艘飞船,全速飞往蓝星,要报当年的血海深仇。
在2002年12月31日,白虎尊者的第一个分身,以及白虎星子民,还没进入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