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献计秦王 > 第236章 玉环得宠,安史之乱(大唐历史)

第236章 玉环得宠,安史之乱(大唐历史)

子安庆宗赐婚,令他出席观礼,亦称病推辞。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掀起了一场惊唐大乱!”

“这场大乱在历史上被称为‘安史之乱’,‘安’即安禄山,‘史’即史思明。安史之乱让大唐由盛转衰,元气大伤,难复从前!”

始皇等回想了下,这个“史思明”,李念在前面也提过,是安禄山的同乡,一并被张守珪任命为捉生将。

“在起兵后,安禄山麾下大军相当精锐,虽偶而会遭遇阻碍失败,然整体在胜,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败。”

“这也和玄宗有关系,其任用宦官边令诚监军,然此人并不知兵,反而十分贪财,常向高仙芝、封常清索贿,索贿不成,便向玄宗进谗,使玄宗将二将赐死。这两位都曾对外打出赫赫威名,却在对内之时,未死于叛军,却因谗言而终。”

王翦道:“不知兵而监军者,本已为害,其还索贿进谗,为害更重。玄宗听信谗言,自会梁栋,必不得好!”

这大唐玄宗也太昏聩了,跟发动唐隆之变、先天政变的那个李隆基还是一个人?

始皇等人此刻终于彻底明白李念为何要说玄宗活得太久,死得太晚,其遂铸造了大唐最鼎盛的盛世,却也让大唐走向衰败。

要是玄宗能早死些年月,大唐的情况都会大有不同!

始皇更在心中生出一个想法,这皇帝是否到了年老后,是否都容易昏聩,哪怕前期十分贤明的帝王,那汉武是个例子,这唐玄宗又是一例。

李念道:“潼关距离长安已经不远,见叛军打来,玄宗逃往西蜀避难。大唐虽是华夏历史上极具威名的一个王朝,但也有许多不可抹去的污点,如‘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这第一陷和第一迁便由玄宗给贡献了。”

“天宝十五年,哥舒翰在玄宗和杨国忠的逼迫下出兵,结果,被叛军在灵宝击败,全军覆没,连哥舒翰自己亦被俘虏。”

“玄宗和杨国忠也是头昏,叛军是实打实的大唐边军精锐,可哥舒翰麾下军队确实临时拼凑而成,如何能和边军精锐硬抗?据关而守,等待各地援军才是,却反要逼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战败,长安再难与叛军对抗,叛军由此攻陷长安。玄宗在长安陷落前,已经出逃,到马嵬坡时,禁军大将陈玄礼与太子李亨等密谋,鼓动禁军哗变,请杀宰相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太常卿杨暄,及贵妃杨玉环!”

王翦捻着胡须道:“趁此为难时,逼迫玄宗诛朝中奸佞,以安军士之心。军士见国贼一除,会认为今后形势能由坏转好。”

王翦并未说,此时发动哗变,也是在铲除政敌,及打击玄宗威信,此番后,玄宗这皇帝的位子只怕难再坐得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