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献计秦王 > 第224章 大秦当发展为六边形战士

第224章 大秦当发展为六边形战士

嘱必须让大秦保留独立完整的生产制造能力。

在大秦不能出现的问题,却可以引导发生在其他国家,使之为祸他国,这种“己国无患而使他国有”让始皇等相当满意。

李念又道:“但这些事要想达成,还得大秦有足够让他国敬服的军事实力,‘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道理只在剑锋之上’,没有慑服他国的武力,如何能其他国家听大秦讲道理?”

“‘以德服人’的‘德’很多时候是‘武德’,尤其国与国间,常讲‘武德’,而不讲‘道德’。”

王翦点头认同道:“此言甚是,若无强横的武力为支撑,有再妙的计策,又能如何?”

李念道:“所以我的提议在这个时代,唯有大秦方能做成,难道乌孙、东胡、匈奴、羌人、百越诸部能做到?这也是我一直认为大秦立朝后,还需要一场立朝之战的原因!然……”

一个“然”字让李念话锋一转,他郑重告诫道:“一国的实力并非只有军事实力,还得看经济实力、文化实力。以往的大秦为灭六国、统一天下,主要着重于军事,而忽略和经济、文化等建设。”

“这种发展同样走歪了,但那时是为灭六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走歪可以无视,甚至不算问题。然而现在已是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便不能再继续下去。”

李念没说继续走歪的后果,始皇等人都知道那个后果:始皇帝才驾崩后一年,陈胜吴广便起义,驾崩后三年,大秦二世而亡。

胡亥确实不是一位优秀的后继之君,可始皇驾崩后一年,便有陈胜吴广起义,即便胡亥再能作,也没法作到这等程度!

这是始皇留下的大秦本就有问题,这问题也不属于始皇一人,因为问题源于大秦本身的制度和发展方向,此是大秦诸先王、诸多大臣共同定下。

在战国背景下,大秦为灭六国、统一天下,采取相应的制度发展变强,没问题,可在战争结束后,没予以修正,便有大问题。

始皇帝的过错也源于此,他作为大秦灭六国的统一之君、秦朝的建立者,却没能发现问题,也没能进行纠正。

大秦二世而亡,并不冤,且大秦灭亡的责任,始皇比胡亥更大!

李念今日重新提到这点,是借此提醒始皇等人,让他们更深刻认识到:现在已不是大秦灭六国的时代,大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将一切集中在军事发展上,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大秦不仅没法在军事上进步,反而会陷入危机!

李念道:“一个国家的实力是多方面综合,非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任何一部分单独作用,若经济强盛而军事不足,便会像宋(怂)一般,成为一个窝囊的王朝、窝囊之国!”

“宋很富有,却一直被欺负,有时明明打赢了战争,反倒要赔钱给对方,毫无国格和尊严。”

“有人认为花这笔钱买和平很值得,和平能赚的钱更多,如果大宋能趁和平的时间厉兵秣马,发展强大,在日后将对方击败,夺回燕云十六州,臣认为确实可先用钱买和平。”

“然而宋确实国如其名,‘宋’是‘送’,也是‘怂’,沉浸于这种苟安之中,虽富有又如何,清明上河再繁华又怎样?还不是被金人打破国都,连皇后、公主都被掳走,沦为娼妓!”

始皇等人也听得有些发愣,这回是真愣,李念以前没怎么提过宋之事,没想到这个朝代如此离谱,明明是己方得胜,却赔钱给对方,国都被破,皇后、公主被掳为娼妓。

李念又道:“后世常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同提及,然臣以为‘宋祖’不配和其他三位并列,若真要选一位,当选‘明祖’!”

这是李念真实的想法,赵匡胤如果能活得够久,兴许能有机会与那三位并列,可惜他活得不够久,且在其弟赵匡义继位后,宋的风评便更难再反转,这能和明太祖相比?

老朱虽也有问题,但人的的确确驱逐了蒙元,建立又一个大一统的汉人王朝。

“宋便是经济强,文化盛,然军事不足的典范,经济再强,若无军事实力作为支撑,不过是他人眼中的肥肉!反之,军事强而经济弱,文化不够,国内必会生乱……”

这个不用李念举例,大秦自己就是例子,“而且,经济弱、文化不足,军事也未必能发展得强盛!”

“方才已说过国家实力是多方面综合,军事强大能守护经济、文化强盛而不被他人觊觎,经济、文化强又能让促进军事的发展,像人人都能吃饱穿暖,读书识字,造出的刀剑会更锋锐,造出的甲胄会更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