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的话道:“确是如此!短期内,大秦能用理由推脱,不教授其等技艺,但时日一长,其等必不会再受这些理由,只会认为大秦想永远拴着他们,从而心中生逆。”
李斯看向李念,“对百越之策主主出于尚书,尚书可有法解决?”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怎么长期有效控制藩属国,让藩属国不能反叛宗主国的控制。
李念并未立即回答,直到始皇道:“李念,说说你的想法!”
李念这才道:“诸位所担心之事必会发生,这个问题的实际在问如何长期有效控制其他国家,使其他国家难以反抗大秦。”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其他国家化为大秦之地,让那里的人成为大秦之民。”
“想要做到这个办法,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武力,通过大秦的军力强势征服他们;二是同化,让他们心向大秦,愿意成为大秦子民。”
“但武力征服,就算一时将他们打服打怕了,那也只是口服而心不服,其等会在一段时间内畏惧大秦的强大,但当这种畏惧消退,其等依旧会反叛大秦。”
这个都懂,就像六国贵族一样,大秦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摧毁了六国,但六国旧贵们心里并不服气,仍有反抗大秦的想法。
“武力征服最终还是要回到同化上来,除非大秦能一直保持对被征服的人有绝对的军力碾压,或者大秦在征服那些地方时,便将当地人全部消灭,没有人,自然也就没有矛盾和冲突。”
“一直保持绝对的军力碾压且不说能否做到,那其实也并非稳定住了当地,而是能在当地反抗时快速镇压,至于将当地人全部消灭,同样很难做到,即使大秦能做到,也得付出代价。”
像百越这种地方,百越人往深山老林里一钻,和大秦打起游击,就算大秦最终能胜,也会很头痛。
听到这里,王贲饶有兴趣地问道:“尚书是认为从军事实力上征服不可取?”
李念笑着摇头:“当然不是,军事实力是基础,若军事不能强于他人,其他方面再强,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李某只是说不能单独靠军事实力!”
王贲没再说话,李念继续:“因此,还要在军事实力之外,从其他方面加深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方能长久。椒离、陈平等人出使匈奴,屠睢、赵佗等人出使百越,已经带有了其中某些方面的目的。”
“像在与匈奴、百越的贸易之中,规定必须使用大秦的钱币作为结算货币,这看似没有什么,实则便是一种控制手段。”
李念适时向众臣提出了一个问题:“诸位可以想一想,钱币是用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