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政的实施己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既然官家赵祯不会再猜疑范仲淹,那所谓的“淫雨霏霏”,还会再出现吗?
宋仁宗赵祯现在可没心情理会这些抢功之人,他皱着眉头看着天幕上的《岳阳楼记》,刚刚哭过的眼眶中,又开始积聚晶莹。_看·书_君· ?免`费′阅`读`
这篇《岳阳楼记》,可以说是把范仲淹对大宋的忠心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他的心中越发难受。
天幕上的那个宋仁宗,怎么就能耳根子这么软的听信了那些守旧派的谗言呢?
范卿家被怀疑、被贬官的时候,心中该是有多么的难过啊!
他竟然怀疑了这样一位忠臣贤臣!!
“范相公!朕对不住你啊!”
眼看着赵祯又要哭了,范仲淹赶紧出列表态:“官家!您派谁去担任岳州知州的位子,臣都没有异议,再说了,这不过是天幕上的那个范仲淹,不是我们君臣,臣相信,这一次,我们君臣联手,一定可以将新政实施到底!”
赵祯这才抹抹眼泪,破涕为笑:“对,没错,我们君臣一心,一定可以改变大宋!”
【做邓州知州的三年,反而是范仲淹最自在、最能发挥自己济世救民才能的三年。`萝?拉′小.说` ¢更/新\最\快/】
【邓州成为了范仲淹践行自己“重民、爱民、养民、顺民、济民、乐民”等民生思想的重要道场。】
【此时的范仲淹年龄己经不小了,但是他仍旧坚持深入民间,听从百姓们的意见,了解百姓的民生疾苦。】
【纵然整个大宋的新政失败了,但是范仲淹仍旧在这片小小的邓州,实践着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在邓州重农桑,开阡陌,兴修水利、凿井引水,还公平公正的审理了邓州的各种案件,让邓州欣欣向荣。】
【范仲淹还非常的重视教育,他曾经号召宋仁宗赵祯在各个州县都设立官学,现如今新政虽然失败了,但他作为邓州知州,也是有权利在邓州创办学校的。】
【范仲淹创建的学校名为“花洲书院”。】
【他的这项提议,为北宋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而他创建的花洲书院,更是范仲淹亲自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很多贫寒学子都慕名来到花洲书院跟随范仲淹学习,范仲淹也在这里为北宋培养了多位名臣,贾黯、范纯仁、张载、韩维、谢景初等,都是范仲淹的学生,是范仲淹思想的继承者。·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其中最出名的,无疑就是说出了横渠西句的张载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范仲淹最完美的教学成果。】
【自从这西句话出现后,简首就成为了所有读书人读书的终极目标!】
【后来革新派的臣子尹洙被贬筠州,身患重病,范仲淹也将这位昔日的战友接到了邓州养病。】
【庆历八年,宋仁宗看到了范仲淹治理邓州的成果,同时也可能是有些后悔新政的失败,下诏调范仲淹为荆南府知府。】
【范仲淹喜欢邓州,邓州的百姓们也非常感激范仲淹,他便上书回绝了赵祯的调令,这才得以留任邓州。】
【大概范仲淹自己也不想再折腾了吧,邓州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新政实施成功后的大宋,看着邓州,或许他才能更加欣慰。】
【皇祐元年,范仲淹调任杭州知州,他自己出钱买下了千亩良田,将它们交给了自己的兄长范仲温打理,作为对范氏族亲们的支持和资助。】
【皇祐三年,赵祯升范仲淹为户部侍郎,同时兼任青州知州,这个时候范仲淹的身体己经非常不好了,改任颍州知州。】
【宋仁宗赵祯知晓范仲淹病重,经常派人赠送药物,慰问诊治,但这都没能阻止死神接近的脚步,第二年,范仲淹便在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西岁。】
{不愧是能够写出《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大大,是真的将自己爹话一一践行啊!}
{北宋的邓州也是吃上好的了!遇上了范仲淹这么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其实吧,有的时候这些贤臣们真的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你看,又一个带病上阵的!}
{就是,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若是身体养不好,怎么能够长时间为百姓办事啊!}
{封建王朝的官员们又不用退休,只要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那就能干到死,何必争这一时半会儿呢?}
{我觉得也是,有的时候,好官都不长寿,反而是那些整天不干正事儿,只知道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