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724章 庆历新政39

第724章 庆历新政39

“赵普!你看看范仲淹的这些改革的措施,咱们现在能不能用上!既然从现在就错了,那就现在开始实行这些新政!”

赵匡胤喘着粗气,猛地一拍桌子:“我们大宋,可不是那等睁眼瞎,做错了就要改正!”

“谨遵圣意!”

北宋的大臣们都站出来表态。/w?o!s!h!u·c*h_e?n~g,.·c!o*m¨

赵匡胤时期的北宋刚刚立国没多久,朝中的臣子们多的是当初跟随赵匡胤成事的忠勇之人。

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特权带来的快感,却先一步从天幕上感受到了大宋灭国痛楚。

此时说改革,不,或者说重新制定某些政策,他们反而没有这么抵触。

在他们心中,大宋的利益高于一切!

【庆历新政实行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并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起到的。】

【庆历新政的改革力度十分有限,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它对于革除北宋朝廷的弊病、清明政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新政实施期间,很大一批碌碌无为的官员都被看政绩升迁的提拔制度淘汰,很多务实能干的官吏,也都得到了提拔。+1¢5/9.t_x?t\.*c-o·m*】

【新政失败后,这些淘汰的官员也没能重回官场,这些被提拔的官员也基本上大部分没再被贬官。】

【官员的业务能力上去了,官员的人数也少了,自然行政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实施新政后,百姓们的生活也有了改善,告急的财政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新政虽然被宋仁宗下旨全面废除,但是一些己经实行运转的政策,也并没有被改回去,仍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尤其是范仲淹提出的重建太学和在各州县建立州学、县学的建议,就连守旧派的官员,也没有一个提出要废除的。】

【正是因为学校盛行,北宋的能臣才越来越多。】

【“厚农桑”和兴修水利工程的政策也一首在实行中,只不过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设计之后,才能动工建设水利工程,避免盲目行事。】

【这些好政策的正常运转,不仅改善了北宋的情况,同时也让北宋的百姓和臣子们看到了改革成功的远景,看到了北宋复兴的希望。】

【正是因为这些积极的影响,才让北宋的君臣和百姓,有信心再次进行一场规模更加宏大的改革,这便是后来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的局限性我们之前也己经讨论过了,因为新政中“修武备”这一条并没有被采纳,所以北宋冗兵的问题仍旧没能得到解决。¢0·0*小+说\网` ¢更¨新?最+全+】

【没有明确的土地政策,再加上守旧派代表的官僚贵族的胜利,也让北宋的土地兼并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百姓们生活还是非常的苦难。】

【冗兵问题得不到解决,消耗的军费日益增加,宋朝的财政还是支撑不住了,只能再次加重赋税,搜刮百姓。】

【如此循环往复,没过多久,靠着新政回了一波血的北宋,又再次陷入了危机之中。】

{我还以为真的全都废除了呢!就像王安石变法那样,改革失败了,那就要让所有的政策再改回来!}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革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党争越发严重,朝臣们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己经不是政策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立场问题!}

{庆历新政实施的时候,虽然也分为革新派和守旧派,但是这个时候臣子们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后面那么尖锐!}

{啊?守旧派把革新派都给斗没了,就这还矛盾不够尖锐?}

{王安石那个时候,己经变成了只要你不跟我一伙,干什么都要反对的地步了!}

{在这些人眼中,改革政策是否有用完全比不过立场问题。}

{原来还是有不少好的政策保留下来了,想来当时范仲淹还是挺高兴的吧?}

{要是这些好的政策没有保留,那北宋可能早就被拖垮了!}

{土地兼并的问题解决不了,北宋最后还是会走上穷途末路的!}

{冗兵啊!北宋重文轻武的情况也很是严重,其实就算是按照范仲淹说的恢复府兵制,只要北宋还实行那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领兵政策,也不过就是精简些人数,没有这么多的军费罢了,军队的战斗力还是不能保证!}

{有点效果就很不错了,这可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的官僚地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是一定会尽全力反对改革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