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晋末长剑小说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

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

了。

裴纯听不听,不得而知,但应该会有点效果。

匈奴南下围洛阳已是必然之事,如果堵住虎牢关,再把洛南三关一锁,他们若想深入豫州,就只能先退到黄河北岸,再从汲郡渡河南下,绕了一個大圈,非常不便。

这样一来,大军被生生切成了东西两个集团,没法呼应,非常麻烦,也非常危险。

说不得,就此放弃了也不一定。

******

离开淯阳之后,一天便至穰县。

然后倍道而行,二十三日抵达邓县,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县城。

此时有军报至,随国有归附王如的豪强反正,杀如委任之官吏。

邵勋让人拿来地图,仔细看着。

在国朝刚统一那会,荆州地域非常辽阔,共辖二十二郡国。

现在则远不如之前。

先是设江州,分走了武昌、安成、桂阳三郡——另从扬州割走七郡。

又将新城、魏兴、上庸三郡转隶梁州。

今上继位后,再从荆州拿走长沙、衡阳等五郡置湘州——另从江州割桂阳隶湘州,从广州割始安等九郡隶湘州。

整个荆州面积大为缩水,至此只剩十一郡国。

荆州内部也进行了一番调整。

江夏分出了竟陵郡。

随国就是给随王设立的,此国甚小,只辖随、平林二县。

新野王司马歆在世时,析新野等县置新野国。

司马歆兵败死后,无嗣,国除,诸县并入义阳。后面虽然给他过继了司马劭继承王爵,但郡王变成了县王——说到底,上一任新野王便是司马冏的人,属实站错了队,新王又与司马越没关系,不然的话,像司马腾那样给你生造个新蔡国出来又如何?

这么一算,此时荆州尚有十三郡国,但面积已经大为缩水,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过,邵勋已经上疏请重设新野郡,辖新野、棘阳、穰、朝阳、蔡阳五县,以庾方为太守,以酬其诛杀叛军之功,并作为抵挡王如的第一道防线。

此时庾方便跟在他身边,还带了千余兵马。

新野庾氏乃汉司徒庾孟之后,起点比颍川庾氏高,但发展反倒不如他们,或许是圈子的原因吧——荆州士人,在政治上显然无法与汝颍士人相提并论。

“形势很明朗了。”邵勋站在邓县城头,遗憾地看了一眼南方。

邓县早隶义阳,现为襄阳郡八县之一,向南不远可至樊城。

王如不守邓,但在樊城聚集了不少兵马,坚守不出,其意明矣。

同样一路跟随而来的乐凯与庾方对视一眼,心中意味难明。

“其他郡国不谈,新野、南阳、顺阳三郡须得守望互助。”邵勋看着二人,说道:“三家合起来可集数万兵马,好好打的话,当不惧王如。我北还之后,不想听到一家被围,另外两家坐视的事情。羊祖延今日不在,但我会和他把话说明白的,分则势弱,合则力强,三家合起来,没人能轻易吃下你等。”

乐凯、庾方又对视一眼,齐声道:“谨遵君侯之命。”

他们听出来了,君侯话里话外,把这三郡国当成了他们的私人领地,并用了“你等”二字。

有些时候,他们觉得乱世不好。

有些时候,又觉得乱世真是野心家的乐园。

朝廷权威大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容许他们在地方上攫取兵权、政权?

但当朝廷权威日益衰弱的时候,地方上的权力就要被士族门阀填补了。

他们隐隐觉得,即便将来有人收拾了旧山河,门阀政治一时半会也消除不了,并将趁着这个乱世攀上新的高峰。

陈侯这个洛南、豫州名义上的霸主似乎默认了他们在地方上的地位?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很快,几名军士拉着一名信使走了过来。

“君侯,此为王如信使。”唐剑带人上前搜身后,便将信使请了过来,禀报道。

邵勋打量了信使一眼。

典型的中年书生,战战兢兢,却又强打着精神,看着邵勋。

邵勋懒得理会他,接过信件看了起来。

看完后,问道:“你为何替王如送信?”

“家小皆为其所执,不得已为之耳。”信使回道。

“王如好歹是一方人物,却困守孤城,不敢出战,何也?”

“将军连战连胜,勇不可当,声势之煊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