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帝秦设计师 > 第438章 又是一年初,扶苏将立

第438章 又是一年初,扶苏将立

第438章 又是一年初,扶苏将立

与赵高的仇恨自不用说,即便不按密卷上的记述,他本就不喜赵高这人,与其有怨,他若继位,就算饶赵高一命,也不会再重用,更何况现在知道了密卷上的内容。歆捖??榊栈 追罪薪璋結

赵高此人竟与胡亥矫诏逼他自尽,还残杀诸位弟弟弟弟,残害他的妻儿,后两者尤不可忍,赵高必须死,还要将之族灭!

至于李斯,原先的扶苏虽不喜李斯,但这种“不喜”是两人信奉的治国理念不同所致,李斯信奉法家那套,扶苏信儒家仁政那套,两人尿不到一个壶里,个人恩怨倒是不多。

但现在情况变了,李斯虽不像胡亥、赵高那般胡作非为,可其在这份密卷的记述中,李斯也是“沙丘之变”主要参与者。

如果没李斯参与,胡亥、赵高的阴谋根本不可能成功,也就不会发生后来一系列之事。

所以,李斯虽在事变后未做大恶,其却是事变主犯之一,可说是因其伙同胡亥、赵高,才导致诸位弟弟妹妹及他妻儿被害。

因此,扶苏认为李斯也当死,只是念其以往对大秦之功,与李斯还有姻亲关系,且在事变后和赵高、胡亥不同,可不将之族灭。

对于扶苏讲的如何处置赵高、李斯,始皇未予评价,但心里很是满意,就该如此,那赵高得被族灭,李斯也必须被处刑,身为大秦储君,下一任的大秦皇帝,可以宽仁,但也必须狠辣!

即便他们这个世界的李斯、赵高、胡亥还未犯下那些事,也要施以狠辣手段,不可因一念宽仁而放过。

这时,始皇说了一句:“密卷上所记述之事实在某处曾发生!”

这让扶苏一愣,他本以为密卷上的记述是对未来的语言,可听父皇这句话的意思,密卷上记述的事在某处发生过,也即是说这不是对未来的预言,而是某处历史的纪实。

这般说,在某处还存在过一个大秦,还有一位公子扶苏,还有一位大秦始皇……

扶苏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不通这究竟是怎一回事,但他却明白父皇给他说这句话的意味,在那个地方,密卷上所述之事为实,那里的胡亥、赵高、李斯的确曾犯下过这些罪孽。

他在这决定族灭赵高,处死李斯,也算是为那个地方的自己复仇,扶苏心里原本就不多的负担又去一层。.幻¨想?姬/ /无~错+内\容_

始皇看着扶苏,又道:“你已知历史,如今可还想为储君?”

这看似是父皇让他做最后一次选择,但扶苏很清楚如果他选择了不为储君,那将永远失去成为储君的机会,且因为得知了历史,他还很可能要被父皇圈禁监视。

可如今的扶苏怎么可能谦让退缩,不选为储君呢?

哪怕不是为他自己,为了诸位弟弟妹妹,为了妻儿,他也得当上大秦储君,并做好,如果让其他兄弟为储君,鬼知道这位兄弟会不会是又一个胡亥,但他坚定地认为自己不会是另一个胡亥。

且只有他当上储君,继位为大秦下一任皇帝,他才能保障好妻女的安全,不发生密卷记述之事。

这也是始皇给扶苏看密卷的一个原因,让他知道历史,坚定其成为储君的意志:你不想再发生密卷上记述的那些事,那就给朕去做大秦的储君,成为大秦下一任皇帝。

扶苏坚定道:“儿臣愿为,请父皇恩准!”

始皇道:“在朕诸子之中,你既为长子,也是其中最贤能者,朕其实早有意立你为储,然你却屡次上书触怒于朕,就差在上书中直言朕是一暴君。你那些谏言,朕都看过,朕颇为失望!”

“你作为大秦长公子,却如此稚嫩自以为是,若立你为储,将大秦交于你手,必难承住。”

随着始皇的话,扶苏也想到了他曾经的那些上书,以他如今的眼光再回头看,确实有许多想当然和自以为是,也幸亏父皇明鉴,没有采纳他那些谏言,否则会将大秦带到另一个沟里。

始皇看着扶苏,又道:“在地方上历练了一年多,虽人变黑了,但体格壮实了不少,见识也增多了,知晓治国理政不是靠自以为是和想当然,还需依据实际的情况。”

实际上,历史上的始皇帝也有这问题,甚至比扶苏更严重,他想当然地认为秦律之下,大秦将千秋万载,无人敢反,也无人能反。

相比起来,扶苏的自以为是还好点,毕竟他还没当上储君,没成为大秦皇帝,带来的祸患比已经登临帝位的始皇小多了,且扶苏的自以为是太崇信儒家仁政,纵使同样有祸,也没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