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帝秦设计师 > 第437章 扶苏知史(续)

第437章 扶苏知史(续)

大秦的圣人?

他没往李念是后世来客的方面去想,压根儿就没生出这概念。

见扶苏看完,将密卷放下,始皇道:“看完了?”

扶苏道:“儿臣已看完!”

始皇又道:“有何感想?”

扶苏道:“儿臣想问父皇,这些是否为真?”

始皇道:“若我等不知,即为真,我等已知,则已不为。}??3£?#8`?>看?°~书%¢3网

诸多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大秦不会再走上记述中的道路,记述中的一切不会发生,自然也就不真了。

扶苏深吸口气,起身向始皇行了一礼,道:“儿臣今已知晓父皇用心良苦!”

始皇瞥了眼扶苏,又问道:“你对朕处置胡亥,可有疑问?”

扶苏沉默了下,随后回道:“并无!”

父皇对胡亥的处置,无非两种:一是将胡亥秘密监禁,使之永远不会再有机会做下记述当中的事;二是将胡亥处决,一了百了。

虽不知父皇究竟用了哪一种,但扶苏不准备去问,就当世上从没有秦公子胡亥这个人。

尽管胡亥曾是他宠爱的幼弟,可在看到记述中的事后,这份宠爱及兄弟之情被迅速磨消,尤其始皇证实这些记述为真后。

是,胡亥还年幼,还没成为记述中那个残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但扶苏不想去赌这种可能性,且被胡亥、赵高残杀的人中必包括他的妻女姬妾。

他实在不愿去想现在才几岁的女儿在日后被磔杀,活活分裂肢体的血腥场面,被残杀时,可能还痛苦地喊着他的名字,求他相救,也可能在大声骂他是个懦夫,连妻女都保护不了。

纵使胡亥为他幼弟,但还是消失的好,不管以哪种方式消失,消失的胡亥才是好胡亥。

对扶苏的回答,始皇相当满意,要是扶苏为胡亥求情,或是觉得让胡亥消失太过了,他会立刻否去立扶苏为储君的念头。

始皇又问:“那你认为这记述中的大秦因何而亡?”

这个问题,父皇在两年前便问过,他当时还上过书,但如今再听到父皇向他问起,扶苏已经有了与当初不同的看法。

尤其是如今得知了密卷上的记述,扶苏哪不知大秦这两年的改变其实都是父皇为挽救大秦而有意做出,也即这些改变是针对记述中导致大秦灭亡的弊病而为。

扶苏并未立刻回答,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在脑中回想这两年中大秦的变化,以及他的所知所闻,将诸多的信息放在脑中分析,思索推理。

始皇也不着急,耐心地等着扶苏思考,过了好会儿,扶苏才开口道:“儿臣认为记述中的大秦亡灭之因如下:一者、律法过于严苛,在记述中的那位父皇在世时,律法已经颇严,等那位父皇离世,胡亥即位,律法更为严苛,使天下万民再难忍受;”

“二者、六国贵族,其等之国因大秦而灭,对大秦深为仇恨,无时无刻不想着覆亡大秦,再复其国,只要予其机会,其等必反;”

“三者、胡亥、赵高等人胡作非为,其等不仅杀害宗室,还残害忠良,朝廷不稳,又如何治好地方?且朝堂动荡会影响至地方,使天下各地难安。”

“四者……”

话到此处,扶苏停顿了下,他接下来要说的可能会触怒父皇,但他还是选择继续说下去:“四者在父皇,正因记述中那位父皇未及时立储,才给了胡亥、赵高、李斯等人可乘之机。若那位父皇早前便定下储君,天下皆知,又如何会给胡亥、赵高等人机会?”

听到这个“四者”,始皇并未动怒,只平静反问道:“那你认为记述中的那个朕能立谁?立你,还是立高,立将闾?倘如立你,你在那时便能守住储君之位,守住大秦?”

这三问让扶苏沉默,遍观诸位兄弟,包括他在内,好像都不怎么成器,站在父皇的角度,确实很难从他们中选一个。

而且,即便父皇提前立了他为储君,以他之前的性格,胡亥、赵高等派人来传假诏逼他自尽时,他会选择不奉诏?

以他之前的迂蠢,大概是仍会奉诏,干脆地一抹脖子,让胡亥、赵高等人计划得逞。

且即使胡亥、赵高等不传假诏,或是他奉诏自尽,成为继位登基,他真能守得住大秦?

扶苏在心中深思,得出了一个答案,他大概是没法守住大秦,他十有八九只能这补补,那缝缝,让大秦多存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