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帝秦设计师 > 234.第234章 以民为盾,使秦人惮之

234.第234章 以民为盾,使秦人惮之

第235章 以民为盾,使秦人惮之

这提议只可用在败退之后,但现今王贲都还没到,还未与秦军正面一战,就要往山里钻?

宋义直接评价道:“此可为败退时之选,不当为此时之选。”

提出往山里钻,当山匪的人不满道:“那令尹可有好办法?”

宋义未说话,另一人道:“上将军方才所提之法令我有所思,我以为可在上将军之法上更加一些,以改我等情势。”

这人一发话,立刻吸引了厅内众人目光,熊心也道:“今情势危急,卿若有妙计,直言无妨!”

这人道:“我等之所以畏惧王贲,看似在于畏惧王贲领军之能非凡,实则在畏秦军如同虎狼,秦军训练、兵甲皆优于我等,即我等在人数、兵甲、粮草方面皆不如秦。”

这不废话,他们仓促起事,哪可能在这些方面胜过秦军?这人到底想说什么?

只听这人继续道:“但如果我们能增加兵力数量,并让王贲畏手畏脚,不敢攻伐我等呢?”

还有这种办法,难道你要去大秦绑了王贲之父王翦过来?

虽然心里觉得不存在这种办法,但众人还是很好奇,想听这人会提出什么异想天开的办法。

这人脸上显出一抹狠色,道:“秦人现在不是要施仁政,要将各国之民都化为秦人,那钱塘之民、余杭之民……在秦皇、王贲眼中也算是秦人!”

“我等何不如将周围各县之民强迁至钱塘,待王贲军到,以其等为盾,若王贲敢动,便杀各县之民。”

“若王贲将这些人也当作秦人,必不敢妄动,若其妄动,那更好,正好让天下之民看清秦人的面目,秦人根本没将他们当作自家人,纵使我等会败亡于王贲之手,秦人也将失天下民心。”

“就看楚国的诸位可有胆气行用此法!”

本次起义,并非只有楚国旧贵参与其中,还有其他国家的王公贵族,属于六国旧贵联手起义。

嘶,听了这人的话后,饶是已经听了宋义那狠辣的办法,众人还是感到了其中的疯狂狠辣,周围这些县的民众都曾是楚人啊,现在却要把他们拉过来充当人肉盾牌,阻挡秦军。

这也是个天大的幽默,让秦人因一帮六国旧贵(包括楚国旧贵)杀楚人而有所忌惮。

听完此人这个疯狂的办法,众人再度沉默,但这次沉默不是没有办法而沉默,而是在判断衡量此法的利弊。

一人闭上眼睛,随后又睁开,叹道:“此法虽可行,然一旦施行,我等也将绝于天下!”

要是这样做了,不管会给秦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但他们六国贵族将会彻底在天下间失去民心,民众将不会再跟随信任他们,甚至成为被天下人厌恶唾弃的对象。

六国贵族?

狗见了都摇头!

听到这话,说出办法的那人冷笑道:“让秦人继续下去,我等名声早晚也会臭不可闻,绝于天下,今时与日后又有何区别?”说的也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已经没有未来了,现在被人唾弃和以后被人厌恨,有多大区别?不如先现在爽了!

这个提议被通过,又一人道:“若依此法,我等将不缺人力,方才所需考虑的分兵、合兵便可决定。当合兵,以周围各县之人力物力构筑防御阻王贲之军。”

将周围各县的人丁都强制迁移过来后,他们的人力将迅速膨胀,而人多就能做许多事,但没人提这么多人要怎么吃喝穿住。

不是他们不知道会有这个问题,而是根本不想考虑,饿死就饿死呗,他们都被逼到这种境地,死些贱民有什么大不了?

反正这些贱民不死掉,早晚也会变成秦人,还不如现在就死了,也省得日后给秦效力。

又有人道:“可是我等就算收缩兵力,将周围各县之人强制迁移到此,也依旧是困于一隅,早晚会被秦人击破。”

对啊,他们根本没有战略纵深,也没有资源发展,在最初时或许可以通过杀民众威胁秦军和他们对峙,但他们得不到持续的补充,而王贲率领的秦军虽和他们对峙,但有其他地方送来衣物吃喝。

这般长时间耗下去,他们会越来越弱,秦军却不会,此消彼长下,依旧会被秦军所破。

这看似是个难题,但提出迁移周边各县民众当肉盾的贵族笑道:“不难解决,倘若秦人当真因各县之民而不敢妄动,那同样也可以各县之民性命要挟其等为我等提供所需之物。”

好家伙,不仅要用各县之民性命让秦军不敢进攻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