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指点迷津 > 第099章 以死换生

第099章 以死换生

县令跟安夫人说起粥底火锅来,明明他也没吃过更没见过,却吹嘘的自己都要流口水了。

“浓郁的米香,翻滚成雪白雪白的浓汤,放上鳝片那么一咕嘟,嘿,那滋味,别提多鲜亮了!”

安夫人心思微动,目光状似无意的划过姜安宁那张脸。

明明是如此相似的眉眼,怎么一开始瞧见这丫头的时候,她丁点儿也没有认出来呢?

“还有用粥底煮火锅的?听着倒是新鲜,寻常吃的锅子,不过是鲜香麻辣,或者清汤骨汤,以白粥做锅底的,还真是闻所未闻。”

她看起来十分好奇一样:“叫你这这么一说,我倒也有些想要尝尝了。”

“鳝丝粥我是有吃过的,可不知道,用这粥底火锅来煮鳝片,会是个什么滋味,这又该蘸什么料来佐着吃?”

“我倒是瞧着他们吃鱼脍的时候,春用葱,秋用芥,也有人爱好以姜丝佐之,还有那个酒泼蟹生,用生蟹剁碎,以麻油先熬熟,放冷后,再用那个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再加葱与盐醋,腌拌而食。”

“那个调料倒是多,味儿也足,可惜,我是吃不来那个。”

“不过,这粥底火锅,想来是煮熟的,我还是能吃得的。”

安夫人的目光,落在宋尧身上:“就是不知道我这个蹭吃蹭喝的,宋老板欢迎不欢迎。”

“这话,不是该问姜安宁吗?”

县令很是自然的把台阶递给了安夫人:“做东的人可是她,就是这会儿倒不巧了,人在切磋比试呢,不能叫过来亲自问询问询。”

安夫人笑笑,顺着人的话,看向姜安宁。

像!

真的很像!

熟悉的眉眼,熟悉的身段……从前,倒还真不曾注意,这丫头与静婉那般相像。

血缘这个东西,果真是神奇。

明明是两个人相结合生下来的,竟然还能如此相像。

既能看到姓姜那男人的模样,也能瞧出静婉的模样。

宋尧也不晓得他们这是在斗什么法,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安夫人愿意赏光,那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好啊。”

安夫人挑眉,借坡下驴,顺势就应了下来。

原本还有几分能言善道的宋尧,一时倒是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好在县令很快说起其他的,安夫人随意的应和着,倒也无人关心她如何。

“夫人,这是几位姑姑们,挑选出来的,合格的绣品,请您过目。”

安夫人身边跟着的大丫鬟紫苏,恭敬的行了个礼,指挥一众小丫鬟们,捧着绣品上前,一一给人过目。

“瞧着倒是都挺不错的。”

安夫人伸手捡起一幅绣品,嘴角扬起的弧度,真诚些许:“这猫戏图绣得倒是活灵活现。”

她目光随即转到在一众绣娘中,毫不显眼又过分安静的姜安宁身上:“可是朝凰绣坊那位姓姜的绣娘绣的?”

紫苏微愣了下。

“不,不是……”她指了另外一位绣娘,介绍道:“这幅猫戏图,是秋月绣坊的方绣娘所绣,也是这次,经由几位姑姑们评选后,选出来的,最好的一幅。”

安夫人瞬间大失所望,没了兴趣。

她随意的将那幅猫戏图丢了回去:“姜安宁绣的是哪个。”

紫苏诧异了下,忙从一众不起眼的绣品中,取出姜安宁绣的鹊上枝头,递给人过目。

“倒很是中规中矩,很常见的花样儿。”

安夫人一眼就看出来,人在藏拙。

她顿时没什么兴致的摆了摆手。

“开始第二项吧。”

“是。”

紫苏不明白自家夫人怎么情绪变化如此之快,却也不敢多问,恭顺的应了声,领着一众小丫鬟们下去安排布置。

没多会儿,紫苏代替安夫人,向众位绣娘,宣读了结果。

“经过咱们几位姑姑的评选,最终从今日前来的三十一位绣娘中,选出十六幅作品,评为优秀。”

“等下我会准备好绣绷、绣架、绣线布料等一应物品,搁置在座位上,请入选的十六位绣娘,轮流抽签决定自己的座位。”

她洋洋洒洒的又说了通规则:“……第二项比试,请诸位参考这幅蟪蛄图,自由发挥创作,绣一幅新作。”

说着,她拍了拍手,立马有两个小厮,抬着一扇炕屏上来。

约摸半人高的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