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往后,奴婢以神魂起誓,将效忠侯爷!”
楚无疆上前将司马宁扶起,笑道:
“宁姑娘愿意效力,本侯不胜欢喜。”
“现在正好有件事,要劳驾宁姑娘解决。”
司马宁连忙说道:
“侯爷请考核。”
楚无疆含笑点头道:
“本侯即将开府,招纳天下士人,该收哪些人,哪些人又不该收?”
“还有本侯招揽的士人,应该世家居多,还是寒门居多?”
本来楚无疆正头疼这件事,司马宁在天京游历的时间更长,兴许能帮她一把。
司马宁不假思索地回道:
“侯爷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应是太子的阳谋。”
“太子想借助开府之事,试探侯爷的野心有多重。”
楚无疆立刻追问道:
“此话怎讲?”
司马宁对于政治上的理解,不比司马英与司马杰差,她当即答道:
“寒门子弟出路少,侯爷若是多收,容易得罪世家,不利于将来的团结。”
“反之,则会得罪寒门。”
“开府授官,容易陷入风头浪尖,尤其是侯爷根基未稳。”
楚无疆点头道:
“宁姑娘计将安出?”
司马宁快速答道:
“侯爷可举办考核,来者不拒。”
“这样一来的话,错误就在于个人,不至鱼目混珠。”
司马宁的建议听上去还算不错。
但楚无疆摇头道:
“开府之权,在于收拢人心。”
“若样样都考,他们为何不去参加科举呢?”
“本侯开府招收天下英雄,更需施加恩义。”
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瓮中。
其核心就是看到科举制度的威力,读书人通过考试成为朝廷官员,这极大地削弱了大人物的恩义。
打个比方,读书人在楚无疆赏识推荐下,成为七品县令,或者他通过科举成为七品县令。
前者他会感谢楚无疆的知遇之恩,一辈子不忘,后者他更感谢自己,因为是凭本事考上去的。
设了考核,少了恩义。
考试难度越大,恩情越小。
司马宁先是愣住片刻,旋即答道:
“那侯爷可调整一下顺序。”
“比如侯爷可先收一批人,无论是谁,授予一定的待遇,以门客相待。”
“再一步步挑选人才,逐步考核,留下精英。”
“其次,侯爷可公布暂时选拔的名单,不要多,也不要少,做得堂堂正正一些,并注明为什么需要这些岗位。”
“比如十个人,五个人寒门,五个人世家。”
“若是想招收寒门子弟多一些,就把岗位的待遇设置得差一些。”
“若是想招收世家子弟多一些,就把岗位的武功要求设置高一些。”
楚无疆不住地点头,这司马宁果然老练,先招一小批试试水,显得自己野心不大,对朝廷恭谨。
只是司马宁这么快想出对策,令人惊讶。
楚无疆不禁问道:
“宁姑娘对这些很熟悉?”
司马宁在解开魔种之谜后,整个人开朗了不少,她见楚无疆提问,连忙解释道:
“侯爷,是这样的。”
“老祖宗希望奴婢能做相府的好媳妇,将来执掌相府,继承方家。”
“方浮生越不成器,奴婢的机会就越大。”
“因此老祖宗花费大量的资源,教导奴婢贵族斗争,以及天京贵人们的状况。”
原来如此,没想到还找对人。
楚无疆心中暗喜。
【本来方浮生有姑姑罩着他,再迎娶司马宁,还真有几分纨绔流主角的气质。】
【结果司马家花费大量光阴,培育司马宁,倒是便宜了我。】
【等等,这会不会有些古怪?】
楚无疆刚想到方浮生,顿时察觉不对。
【司马宁去一趟圣心山,于是得到《五欲魔女极乐经》。】
【方琬珺的母亲去一趟圣心山,于是感应怀孕,生下方琬珺。】(注:399章)
【这圣心山的宝物未免太多了。】
【最后,我抽了方浮生一巴掌,就得到魔星怨恨(灰)的运势,想来跟方浮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