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四合院:我脑中的农场拜托大家了 > 第42章 陈江河赴燕赵

第42章 陈江河赴燕赵

全无,人就是改行给国营店和合营店拉货了。

时代在进步,小人物要生存就得学会灵活变通,不好一条道走到黑的。

“知道了哥。”

娄晓娥嘴上答应着,其实就算走过去也不费多少时间。

这个时代,人们步行十里八里的根本不叫事,玩儿一样。

一些体重七八十斤的人,扛起百十斤的重物,还能健步如飞,你想吧。

几十年后多的是百十斤重的人提不动七八十斤的东西,正相反。

所以还是环境造就人。

饭后,娄晓娥提前给装了白面和水壶,其实也用不到,带着粮票和钱还能挨饿的几率很小。

陈江河把包往后座上一绑,出远门就要有出远门的样子,不然别人看了也觉得奇怪。

火车站,他把自行车寄存在车站,也不贵一天两毛钱。

买票时就是先递过去介绍信,窗口的人给一张尺寸为57x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的小卡片。

上面就印着四九城至燕赵,仅限当日车次。

这个时候坐火车的人并不多,窗户外也都是灰突突的一片,但不妨碍有人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是穿越时间长线后,第一次外出旅行。

“同志,查票。”

列车员理性检票,陈江河把自己那张小卡片递过去,就见人手里拿着个小钳子样的东西,咔嚓。

检票时跟后世一样,直接噶一块下来就得。

这时候的绿皮已经由蒸汽改造成内燃机车,速度最高能达到100公里每小时。

出于技术成熟度和安全考虑,运行中的列车一直控制在八九十公里。

从火车站出来后,陈江河直接找了个合营小店吃饭。

也没什么特色菜,直接一碗面条加个鸡蛋完事。

付钱时,收银员看到他给的是全国粮票,一下子态度都不一样了。

因为全国粮票没有一个月的使用期限啊,可以放时间长一点。

而那些当地范围票则是有限期的,过期作废。

“同志,我问一下,去哗亭县怎么走?”陈江河临走前问那个收银员。

这时候出门没导航啊,出了门就得不断问路,一路打听过去。

火车只在大站经停,要去具体地方,还得换其他交通工具的。

“你去哗亭啊,直接从旁边客运站坐车,票价四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