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再多说什么,赶紧就下了地,往外面去找人了,这时候还没到农忙,找人来应该不难。
老大的儿子,女儿人虽小,倒是会看脸色,看家里气氛不对,麻溜把碗里的粥喝完,一溜烟跑回自家屋子了。
林妙从荷包里拿出三十个铜板,给了方氏道:“这里不用你跟着,你去村里买点豆腐什么的,有鸡也买一只,午食招待几位族老。”
方氏有点想跟着听,但是这婆婆从醒来就像变了个人,她不太敢。
平时方氏也就是吹枕边风,让老大跟着她藏私,婆婆虽懦弱,她也不敢明着对上,怕影响自己家的名声。
在林妙狠叨叨的目光中,方氏倒底是胡撸一下衣服,拿着钱出去了。
林妙看着老二和老三:“把东西收拾了,一点眼色没有。”
兄弟二人这回是被打怕了,赶紧下地去收拾了。他们互相计较太过多了,兄弟长大成家,家里穷,都各顾各的,早已忘记了当年兄弟情,但要他们直接忤逆亲娘,他们还是不敢的,不说人们的唾沫星子,要是有人告他们忤逆不孝,可是要挨板子的,小命都可能搭上。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原主能把自已过得这么憋屈,糊涂懦弱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心疼自已孩子,慈母心肠,不过,这个心肠,林妙是没有的。
很快,族长,族老们,陆陆续续地来了。
茶是没有的,但热水加少少的一点糖,已经是对贵客的招待了。
族长立身并不是太正,对王家宗族的领导也不是太有力,但主持分家事宜,是他的责任,他也是熟练的很。
他先是询问了林妙的想法:“林氏,父母在不分家,你是真要分家?”
林妙点头道:“树大分枝,这老大老二也都成家了,就剩个老三。分开也好,各安天命吧,等老三成亲,我能帮衬的,也会帮衬一些的,离了我这个娘,他们也能更知道日子过。”
老大老二心里都转着念头,他们想着老三还没成家,到时候也是一笔大的费用,现在分家,自己反而比较划算,就都没有反对。
老三却不干了,一下子跪在了林妙面前,哭道:“娘啊,儿子还没成亲,你不要儿子了,儿子以后怎么活啊?亲娘啊,您可不能不要儿子了,儿子不同意分家啊,呜呜呜....”
林妙:......真没眼看!
族长族老.....丢人!
族长沉吟了一下说:“你这小儿没有成亲,确实不适合分家啊,要不,你再等两年,等三儿成了亲再分?”
林妙:不等,两天都不行,不,一天都不行。
她想了想,把个没好好教的15岁孩子扔了,毕竟是未成年,确实有点没人性?
再说,自已一个人,有些乡下的活计,自已虽有原主的记忆,但毕竟那些活计自已都没干过,确实有些为难,身边有个小子支使也不是不行,不听话,哼哼,打一顿就听话了,一顿不行,再加两顿!
于是,她就点头道:“那就先把家里财产分了,老三也给他,我再带他几年,直到给他成了亲,再各过各的。”
一个族老吃惊道:“你、你要自已过?不跟着老大?自来长子养老啊,你这不合规矩啊。”
林妙不客气地冷笑道:“长子养老?哼哼,谈什么规矩呢!咱们族里要是有规矩,不应该继子王山给我养老嘛,他可是十年前就自已单独自在去了呢,真是个忤逆不孝的东西,我白养了他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