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颠覆大清,从太平天国横扫世界 > 第13章 轰动朝野,百官弹劾。

第13章 轰动朝野,百官弹劾。

保定府下官叩拜之后,纷纷离开府衙!各县县令额头冷汗直冒,有前车之鉴在,他们都不敢怠慢连夜回县衙,下达知府大人的府令,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

接着一道道政令从保定府府衙传达下去,震荡整个保定府境内,同时震动整个京城。

第一道政令: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第二道政令:募集乡勇,组建团练军抵御太平军。

第三道政令:裁剪直隶总督八旗军,凡不满十六超过四十五岁的兵卒除将领外留置回家,凡吸食鸦片者开除军籍赶出八旗军,但有不服者斩。

第四道政令:打击恶霸劣迹乡绅,作恶多端者抄没家产,罪大恶极者斩立决,所兼并百姓土地全部充公。

第五道政令:各县百姓所被兼并压迫失去的土地,拿出契约指证退还土地,百姓只有耕作使用权没有买卖权,贩卖土地者斩。

第六道政令:凡保定府境内不得有妓院,青楼,赌坊,鸦片烟馆的存在,发现一批查处一批,斩杀一批。

第七道政令:各县染上鸦片毒瘾者,强制在家戒毒!百姓难管者可送往保定府戒毒监,戒除毒瘾。

马云峰连续七道政令下达后,三日之后轰动整个大清朝野。

也在这一日,七个县的知县以及几个县属官吏,作恶多端的恶霸劣绅共三百七十余,押到保定府菜市场,在午时三刻斩首示众。

马云峰铁面无私的知府形象在百姓中流传,知府大人铁血狠辣的手腕更是让百姓胆战心惊,威望日渐盛隆。

七日之后,紫荆城金銮殿。

卯时三刻,上朝的鞭声啪啪作响,清廷的文武官员浩浩荡荡的踏上阶梯,走进金銮殿。

大清朝最后一位实权皇帝咸丰,威严的坐在龙椅之上,群臣俯首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群臣起身列班,恭敬的站立。

安得海大声宣唱:“有事奏请,无事退朝……”

御史台一位官员踏出列班,拿着的正是弹劾保定知府马鼎昌的奏本,拱手作揖道:“皇上,臣有本奏请。”

咸丰看向这位御史,沉声道:“讲!”

这位御史立即一脸愤怒的说道:“臣弹劾保定知府马鼎昌,擅自专权斩杀保定府祁州知州,境内七个县令,嚣张跋扈,无视王权,罔顾国法。”

群臣嗡的一声谈论起来,一个知府而已,什么时候朝廷命官说杀就杀了?哪怕是被皇上御赐黄马褂,赏赐尚方宝剑,要斩杀朝廷命官也要掂量掂量吧。

可这保定知府马鼎昌,上任不到一月竟然杀了如此多的朝廷命官,说他擅自专权,无视王权,目无国法简直就是轻的。

这他娘的就是土皇帝啊,简直是一手遮天,蒙蔽上听。

一个个大臣跳出来弹劾,群臣嗡嗡谈论,义愤填膺。

唯有李鸿章却是瞥了龙椅上的咸丰一眼,接着就是双手揣入袖筒,闭目养神起来。

对于李鸿章来说,眼前都是些蠢货!那马鼎昌不但杀了贪官污吏,还整治了地方,如今保定府百姓正有欣欣向荣,重生的迹象。

咸丰皇帝不但不会怪罪,还会说杀得好。

再则保定知府马鼎昌下达了七道政令,这七道政令每一个都对地方治理有莫大的好处,贯彻执行下去保定府境内很快就会恢复生机,日渐昌盛起来。

这对巩固地方,对大清朝廷有着莫大的好处!咸丰皇帝没能做的,人家马大人都做了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裁减八旗军,只留青壮更是做到了咸丰皇帝的心坎上。

不过,李鸿章还考虑到了更深度的层面;保定知府马鼎昌如此做,最终的目的是在保定府扎稳根基。

那保定知府在百姓心中肯定是好官,不过对于清廷来说绝对是佞臣,大清朝绝对会亡在此人的手里。

以李鸿章所想,那马鼎昌有把保定府治理成国中国的意思,如此一来……

想到此李鸿章摇了摇脑袋,是要想办法回到祖籍发展了,组织团练招募私军圣旨,群雄割据必然形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群臣议论保定知府马鼎昌,咸丰皇帝默不作声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对于咸丰来说现在他需要的就是能臣,而大殿上的这群大多都是酒囊饭袋,能被他信任的也不过是内阁八大臣而已。

载垣默不作声,他早就猜测出了咸丰皇帝的意思,其大力扶持保定知府马鼎昌,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