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本少帅,提前复兴华夏一百年 > 第254章 办学

第254章 办学

“还有,你们未来得生产摩托车。争取在五年之内,让华夏家家都能够骑的上摩托车。”

“少帅,您放心,我们正在往这方面发展,可是发动机一直无法攻克。”

李学森听到点了点头。

在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地方,想干出发动机,有些困难。

“你们派人到军工厂取经,他们连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车都能做出来。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简直小意思。”

“是……”

“你们厂生产的自行车销量如何?把会计找来,我问问。”

“是……”李永久向旁边的会计招了招手。

“少帅,我们永久自行车厂,迄今为止已经生产销售了五千多辆自行车,咱们生产出来的自行车根本就不够卖的。”

“好好……你们定价多少?”

“二八大杠自行车,五块大洋一辆。绝对货真价实、物超所值。”

“少帅,我们工厂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五年之后。就算是年产一百万辆,也得两年能生产出来。”

李学森听到点了点头:“五块钱一辆有些贵了。我们东北百姓买车,你把价格定在三块钱一辆。”

“少帅,要是定在三块钱一辆,咱们就白忙活了。

到时候,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只能勉强维持工厂运营。”

“我给补贴。”李学森说道,“东北百姓,每买一辆车,我给两块大洋的补贴。我这两块大洋的补贴,直接给你们自行车厂。

你拿销售证明到财政局审核,审核完毕以后,我让财政局的人,按月发给你们。”

“是……可是,这样一来,大帅您就亏了不少钱。”

“我不亏,这些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麻。”

……

营口港。

一辆辆满载商品的货轮,拉着长长的汽笛声,向全国各个沿海城市运送。

短短半年之内,李学森工业园区的产品就成了华夏家家户户耳熟能详的产品。

收音机、自行车、锅碗瓢盆、生活用品、农业生产工具……

然而,李学森对此很不满意。

他知道,这些都是低附加值商品。

要想科技兴国,要想让华夏立足民族之林,就得工业强国。

工业强国不能光依靠自己的系统,还得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行。

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各方面的技术人才。

技校、理工类、电子类的大学都应该提上日程。

朱传武拿起电话打给了市长吴东方。

半个小时之后,市政府的一行人开车来到了大帅府。

“少帅,你找我们,为办学的事?”

李学森点了点头办学的事情,刻不容缓,不能再拖。

东北有讲武堂,也有东北大学。

但是无论是讲武堂还是东北大学,培养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李学森的要求。

“这一次我找你来,主要有三件事。”

众人全都坐了下来。

李学森已经占领了东北全境三个省,几十个市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

工业要发展,人才储备必须得行动起来。

在小鬼子的日战区,这些百姓刚刚被解救出来,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粮食去救济他们。

李学森把想法跟众人说了。

“少帅,这个事情还得您拿主意。”吴东方知道这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办教育这一块,更不能急于求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先说一说教育这一件事情,首先就是该大学每个省至少要给我盖两个以上的大学城。

既包括军校,也包括理工类,信息类,机械类的大学。

小学和中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50倍。

所有的孩子到学校里边上学,一分钱学费不用出,学校免费提供一日三餐服装被褥,学的好的孩子学校里边给高额的奖学金。”

吴东方他们听到了之后迅速记录。

这个年代,孩子之所以上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穷,根本负担不起孩子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

除此之外,孩子在家里边也是半个劳力,不仅能够挣吃的穿的,还能够帮助家里劳动。

李学森的这一提议,解决了家中有孩子的人的后顾之忧。

虽然这些家长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