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1462章 送行与准备

第1462章 送行与准备

摘了一些鲜花,插在瓷瓶之中。

书房、卧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各项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亲手编织的锦缎上花鸟鱼虫栩栩如生,甚至还有仕女于月下畅游的图景,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

「这么说,就金刀一人孤身赴任?」乐岚姬打开一扇窗户,让明媚的春光透射而入,问道。

邵勋看了眼儿子,道:「就他一人。」

「阿娘,孩儿们还小,舟车劳顿颇为不便,不如让他们留在京中,多多陪你。」邵璋说道。

乐岚姬嗯了一声,然后坐到父子二人面前。

她的目光很温和,但却给人一种看穿一切的感觉。

父子二人面面相。

「在平州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三年?」乐岚姬问道。

「唔,先干上一两年吧。」邵勋说道:「熟悉下民情,锻炼下本领,待府库充盈、民情大悦之后,再行委以重任。」

「南阳乐氏那边要准备什么么?」乐岚姬又问道。

父子二人惊讶地对视了一眼。

邵勋无奈一笑,道:「不急。」

「阿娘,你」邵璋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乐岚姬轻叹一声,道:「我不是王景风,什么都不管。虽居于宫中,总还知道一些事情。金刀,你心中有数就好。阿娘在南阳也没几个故人了,有些事宜早不宜迟。」

乐氏三兄弟中,乐凯还活着,任充州刺史,老三乐谟也在,任田曹尚书,老二乐肇却已经去世了。

考虑到乐凯、乐谟兄弟的年纪,有些事确实该趁着他们还在的时候做好准备。

「先在棘城好好干个一两年吧。」见乐岚姬把话说开了,邵勋也不再隐瞒,说道:「念柳至高昌还不满两年,又是战争,又是招抚,又是分田,又是屯垦,事务繁忙。今年大概都没法自收自支,明年也够呛,待西边事了,一切走上正轨之后,金刀再行之藩吧。乐浪、带方二郡可提前做好准备,这两年先征发本地百姓修城池、驿道、海浦,朕还会派一些武学生、太学生东行,开办学校,教化土人。待一切妥当之后,金刀在就藩不迟。」

「阿爷,儿前年遣人在列口买了块地,营建庄园、货栈,以利货殖,今岁可增派人手过去么?

」邵璋问道。

「列口?汉武帝时杨仆登陆之处?」邵勋问道。

「正是。」邵璋回道。

「你是平州刺史,自己做主便是。再者,这是你的私产,想怎么打理就怎么打理。」邵勋说道他知道列口这个地方,乃后世大同江入海口,地属带方郡。汉武帝时期,楼船将军杨仆率七千兵在此登陆,攻打卫满朝鲜。

就这个时代来说,其实是一处相当不错的港口了。只不过,跨越黄海抵达东莱的危险性,可比从东莱到辽东之间那过家家一般的航海大多了。

这个港口能不能有效利用起来,还是个问题呢。

「你在幽州做的买卖,可以在两年内逐步收摊了。」邵勋说道:「手头的钱绢可以慢慢换成用得上的东西。免得仓促采买,物价腾贵,白白吃亏。」

「儿知道了。」邵璋说道。

「你那个庄园是做什么的?买卖?」邵勋问道。

「是。」邵璋回道:「主要是用来存放毛皮、珍珠、海货、药材、金沙、山野货的。一年之中慢慢收,免得为人坐地起价。收完就运回幽州。」

「怎么运的?」

「少部分陆运,大部分海运。沉了两条船后,就大部分陆运,海运为辅了。」邵璋说道:「甫一从海运改为陆运,几乎就不赚什么钱了。儿想了想,今后还是得海运。」

「没开垦农田?」

「开了十余顷,所得供庄园上下啖食耳,所余不多。」

「什么人在种地?」

「阿爷,我那个庄园有三百人上下,大部分是老弱妇孺,都是商队之人的家眷。地就是由他们耕种的。」邵璋说道:「商队共有七十人,皆精壮之士,儿在河北招募的。他们主要前往山中相熟的溅部落做买卖。」

乐浪、带方二郡西部沿海是平原,东部就是山区了,溅貊人就生活在那里,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着。

邵勋仔细想了想,怎么觉得大郎的这个庄园像是武装殖民商站?

当然,这小子其实只是想做生意,积累钱财,为将来就藩做好准备,并没有更深远的谋划。

不过,出于路径依赖,他将来多半还是会在二郡山区开设商站,搜刮当地特产,卖到中原赚钱。

这是好是坏,邵勋都难以判断了。

「对貊部落,以大兵临之,以货殖诱之的同时,还得推行教化。」邵勋说道:「不可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