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1458章 主持

第1458章 主持

第1458章 主持

十月中旬,洛阳便大雪纷飞气温经历了之前的小反弹,并稍稍横盘了一段时间后,似乎再度进入下行通道。′白¢马^书.院, ¨免,费?阅\读`

今年江南也出现了一定范围的气候异常,给了部分初次南下的北方士民当头一击。

说来可能惹人发笑,朝廷鼓励北地豪族南下不少年头了,但根据民部的推算,这么些年下来,

总共南下的也就二十万人左右。

今年稍多一些,可能因为关东没被卷入战争,一口气南下了五万人,但算上这批也就二十余万,真的有点少。

明年应该会多一些,因为要开始对颖川、河东等地动手了。

朝廷并未正式下旨,但风声传出来后,很多人难免感到焦虑。

十六日,邵勋召太子入宫,并未言明是何事。

太子邵瑾有些志芯,入宫之前还在和幕僚商议,待见到邵勋时,反而平静了下来。

邵勋放下手里的书卷,先问了句没头没脑的话:「梁奴,若想号令天下,以何为要?」

虽然有些奇怪,但邵瑾立刻答道:「无非钱、权、人三事耳。」

「倒也没错。」邵勋笑道:「钱从何来。」

「赋税。」

「何人缴税?」

「天下士民。」

「那么是不是缴税的人越多越好?越容易拿捏?」

「是。」

道理很浅显,很明白。升斗小民想避税都难,更容易拿捏。豪族富户关系盘根错节,没那么好拿捏,征税麻烦。

「那么,颖川、河东这类所在,征税容易吗?」邵勋又问道。

其实不难,因为邵勋与他们都是摊派关系,所得不一定比正常征税少,但这不是正常制度,邵瑾很清楚他不一定能从这些地方征到多少税,于是回道:「户口不清,官吏暖味,未易也。~£D咸¥?鱼?;看??书± {e首2?2发+<」

「那你知道怎么做了?」邵勋问道。

邵瑾心下一惊,立刻答道:「当清查户口,撤换庸吏,申明税法。」

「说得好。」邵勋说道:「修书之事,先放一放吧。《晋书》我看了,大体无差,只需再修改一番即可,不着急。今给你个差遣,颍川、河东二郡度田之事,就由你来主持吧。」

「儿遵命。」邵瑾沉声应道。

「此二郡完备之后,明年要清查晋以来田籍,亦由你来主持。」邵勋又道。

「是。」邵瑾脑海中急速转动,思考父亲这么做的用意。

度田是国之大政,多年以来,虽然进行得断断续续,其实就没怎么停过。

他也赞成度田,任何有利于他将来接掌大位的事他都赞成,只是这个事由他来做,却总感觉有些奇怪。

这可是得罪人的活计啊。以往这种得罪人的事情,父亲从来都是亲自揽下的,因为他不怕得罪人,但现在由他来操办了,却不知为何。

一瞬间,邵瑾想了很多,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在试探他。

「无事了,去看看你母亲,陪她用过午膳再走。」邵勋挥了挥手,说道。

「是。」邵瑾行了一礼,躬身告退。

出得太极殿后,他看着漫天雪花,舒了口气,朝昭阳殿而去。

******

昭阳殿中,王妃卢氏正带着钧衡过来看望祖母。

虽然孙子已经五岁了,但被喊做祖母依然让庾文君有些不适应,毕竟她才四十五岁。

邵瑾坐下来后,先观察了一下,然后找了个合适的机会,说了方才入觐之事。

庾文君有些忧虑。~看+书?君\ `更?新,最`全?

当然,也仅仅只是忧虑而已。夫君决定做的事情,如果与娘家利益冲突了,逼她做一个抉择的话,虽然很痛苦,但她最终还是会站在夫君一边。

她不能想象身边没有夫君的日子。

邵瑾在悄悄揣摩母亲的态度,看了一会后,感觉果如往常,便放下了心,道:「阿娘,江东也有好地方。丹阳、毗陵、会稽、吴郡、吴兴都有开垦多年的熟地,想办法买下来后,当年就有进账,不会亏的。」

「至于颖川那边,粮食想办法运到许昌,然后走睢阳渠运至建邺,浮财、农具、耕牛等一并如此处置。有水运,花费不了几个钱。」

「人丁能撤走的就撤走,实在老弱病残不能走的,就留在颖川,照料剩下的农田、果园、菜、桑林,到时候派个人留守就是。」

庾文君听了微微点头,旋又道:「你大舅闲下来了,年前会回洛阳,届时你安抚一下他,别弄得生分了。」

「好。」邵瑾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