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1447章 加班

第1447章 加班

样东拆一部、西拆一部,是何道理?」

「为了练兵。」陈有根直言不讳道:「府兵中老人不断退下,新人渐多,需得让其见见血。上阵斯杀过的人班师归建后,能传授经验,带动其他人,甚至还能肃清风气,好处很多。若整体调动一卫,固然省事,但却起不到这种效果了。

万胜军亦同理。」

「那侍卫亲军呢?」

「幽州突骑督明年就要班师,而侍卫亲军人皆精卒,步骑两便,战马神骏,

配上马铠后便是具装甲骑。西域多胡骑,具装甲骑有大用。」

邵瑾明白了。

他没有再问右天武卫、左龙虎卫为何没有调兵。

右天武卫有镇压淮南的用途,左龙虎卫则是去年新编,还需整顿,不宜调动一去年下半年,在魏、清河二郡分别设立河水、漳南二龙骧府,然后将河北六郡八府整编为左龙虎卫。

除此二府外,去年还设立了通渭及兰溪二府,后者位于弋阳郡境内(今浠水西北)。至此,全国府兵员额已达127200,遍布长江以北各处。

邵瑾这些年也愈发感受到府兵作为一股势力的庞大力量。

他们的力量固然还远远不如土人,毕竟文化水平真的有点低,想做官都没办法,不识字的人一大堆,可能要到下一代才能有部分人粗通文墨。但这个集体真的很有朝气,向上走的意愿十分强烈,偏偏根基薄弱,上层也没什么代表人物,

即便有高官,多限于军队体系,很难插手政务,即还没办法出将入相。

但邵瑾文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钻营的努力,并州的右龙虎卫就是明证。

今年以来,随着他开始监国,洛阳附近的右骁骑卫军官也有所动作,明里暗里向他示好,投效的意愿非常强烈,似乎想让身为太子的他作为他们的代理人。

邵瑾很清醒,他知道这种所谓的投效亦真亦假。

真的部分在于他们真想往上走,与士人分庭抗礼,虽然很难。

假的部分在于只要父亲还在一天,他们就不可能真正投靠过来。

在军中留下了无数传说的父亲只要往那一站,什么右龙虎卫、右骁骑卫,怕不是纷纷倒戈。

只有他真正继承大位的那一天,才能摆脱父亲那如山岳般的阴影。

他要尽力收束自己的想法,不能流露出丝毫野心,否则功亏一簧。

「殿下可还有事?」见邵瑾微微有些走神,陈有根问道。

邵瑾回过神来,道:「孤闻西域又重启战端了?」

「小事罢了。」陈有根说道:「无非就是落雁军、獠兵们闹得太过分,李柏部的鲜卑兵、楼兰兵太不讲究,很快就能平定。」

「殿下勿忧。」梁芬在一旁说道:「杨将军识大体、明事理,会处理好的。」

「如此,孤便放心了。」邵瑾笑道。

就在昨天傍晚,有信使自长安至,抄送了西域军报。其中提到姑墨人三番五次被要求送金银粮草至军中,大为不满,于是暗中联络旧主龟兹,相约共叛。

龟兹人不敢,具以告之。

杨勤于是率军南下,发现姑墨人居然还同时联络了疏勒,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令姑墨驻军按名册抓人,并击败了一支仓促组织起来的叛军,斩首两千余级。

审讯俘虏后,得知疏勒人自以为有大功,却被乞伏鲜卑、楼兰兵屡次勒索罕营兵也有部分人参与了一一气不过之下,遂联络大宛,相约自保。

杨勤软硬兼施,一方面在姑墨严肃军纪,若有敢擅自扰民、勒索金帛者,杀无赦,同时晓谕疏勒王,原谅其一念之差,只要上表谢罪,可保无事。

当然,这个时候他也在调集军队、粮草,准备谈判不成就动用武力,总之是两手准备。

邵瑾看完后只觉吃了苍蝇一般难受,同时对这些武人起了些厌恶之感。

军纪也太差了!

在向东宫属吏抱怨的时候,左卫率垣喜却说,如果朝廷愿意给府兵、胡兵每月发粮三斛,一年给五贯钱、十匹绢的赏赐,伤残病殁后直领十年抚恤,军纪会好的。

邵瑾听完后无话可说。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监国后他才深刻理解,每一解粮、每一贯钱都是有去处的,全国十二三万府兵,个个都发军饷,承受得起吗?

府兵都发了,比他们还惨的世兵呢?

朔州、雍州、秦州、平州、幽州等地的世兵,要么戌边,要么长期镇压胡人,打的仗不少,得到的赏赐却不多,自己种的粮食一分为三,一部分自己吃,

一部分存起来作为军粮,一部分上交朝廷,战死后抚恤也很少,可谓流血又流泪,他们要不要发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