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1445章 遣使

第1445章 遣使

此事便可。」邵勋说道:「再说回龟兹。此国顺服之后,朕准备在其国中置龟兹镇,兵额三千五百,大力经营。卿西行之后,可先至高昌,再南下至焉耆、龟兹、疏勒。于疏勒稍事休整,便西行大宛。」

「此国尚在。与疏勒、龟兹以及为疏勒所附庸之莎车等国互相攻伐,谁强就一统诸国,弱了便成为他人附庸。晋武帝太康六年,大宛国王曾进献汗血宝马,可见其并非不可理喻之辈。」

后世中国喀什、和田地区以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之间别看隔着帕米尔高原,但往来十分密切,几个国家一直玩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游戏,谁强大了就让其他国家称臣附庸,衰弱了就当孙子认怂,给别人做附庸。

「至大宛后,若其民尚恭顺,则请其护送至康居。」邵勋继续说道:「朕翻阅前朝档籍,普武帝泰始中,康居国曾遣使入洛阳献马,彼时使者自言国势不振。而今时过境迁,

朕怀疑其各城邦已然自行其是,国不成国矣。前番见粟特胡商,其虽语焉不详,但朕猜到几分。你过去后,当打听清楚。」

「臣遵旨。」庾蔑回道。

他对康居国的印象十分薄弱,唯一记得的便是此国曾与莎车国争夺过大宛的宗主权,

但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在西迁匈奴残部以及波斯的联合挤压下,这个国家不会已经灭了吧?纵然未灭,大概也差之不远了,因为现在来中原做买卖的胡商多自称「粟弋人」或「粟特人」,从没听过自称「康居人」的。

他大胆猜测,康居王很可能已是有名无实的傀儡,国中四分五裂,诸侯并据。

当然,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太少了,自后汉以来便音讯不通,偶尔有一两回入贡或遣使,也无济于事。今上大概是想弄清楚西域的实际情况,引得万国来朝,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或许也谈不上虚荣心吧,谁不想这样呢?特别是今上又这么好大喜功。

庾蔑离去之后,邵勋继续在建章宫内批阅奏疏。

太子很上道嘛,政事堂不决的事情,他也不敢擅作主张,只附一下意见,然后快马发来长安,交由邵勋裁定。

除此之外,太子还把初步定稿的《晋书》送了一份过来,请示有无修改之处。

邵勋还没看,不过对太子这番姿态很满意,心中的疑虑消失了很多。

傍晚时分,王银铃带着元真等人走了过来。

一家七口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用完了晚膳。

邵勋先问了下阿六敦、圆月、遥喜、阿五四人的学业,然后让他们退下,独留王氏、

元真二人在建章宫。

「力真,你的兵已经自西域撤回来了,可曾抚慰?」邵勋问道。

「阿爷,我特地等到十月底,掏空家底,一人发了两匹绢才走的。」元真说道。

「哈哈,整天和阿爷哭穷。」邵勋笑了笑,道:「凉城兵回来后,可曾说什么?」

「都说高昌富裕,比凉城好。」元真回道。

「他们去过高昌?」邵勋有些惊讶。

「三兄请他们去的,吃了一顿酒罢了。」元真说道:「阿爷,高昌是不是真的很富?

我也想去看看。」

「高昌说富富,说穷也穷。」邵勋说道。

元真有些不太理解这句话,不过没多问,只道:「阿爷,你是不是在调发禁兵西成?

你就让我去嘛。凉城有三千兵,今年只去了千人,剩下两千人羡慕不已,都想去西域弄些钱花花。」

邵勋无奈。这些杀才,就知道劫掠,

大梁朝安定多年,国力与日俱增,户口繁衍日盛,从今往后,干涉西域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军功集团对战争的渴望永无止境。西域那种地方,天高皇帝远,朝廷没法直接管,只能如同节度使一般放权,这些军政一把抓的大将或许没能力造反,但搞事的可能性极大,你还没法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家说有胡入侵,所以我打过去了,献上立功名单如下—

一会又说某个国家不礼敬上国,斩杀使者,形同叛乱,所以需要出兵镇压,再献上立功名单如下..

你查得清吗?查不清的。甚至你派过去的监军也有立功的需求,上下流一气,擅启边畔,让整个大梁朝始终维持着断断续续的中小规模战争,根本停不下来。

当然,这种程度的边境战争,倒也不至于会怎样,对国力的消耗是有限的,可能都抵消不了人口增长、生产力进步所带来的国力增长。

怕就怕西域边境战争开启的时候,其他地方同时爆发大规模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