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796章 老人

第796章 老人

将来会走得十分坎坷。

杜尹也看得出来,梁王对庾亮一直是苦心栽培的。

别人出了一次事,机会就很渺茫了。

庾亮在汝南出事后,梁王还给机会,用材官将军磨他的性子。磨了几年后,现在又给徐州刺史,栽培力度很大了。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疑惑了,梁王到底是看重庾王妃的儿子还是裴夫人的儿子?

或许连他自己还没想好吧。而今所做,不过是平衡罢了。尤其是徐州这个地方,非常微妙,就是不知道庾亮能不能琢磨明白了。

“蕴文且安心吧,梁王是精明人,纵一时被旧情所惑,关键时刻还是有主意的。”说完这句话,杜尹在心里补充了一句:“梁王念旧情,但很多时候又是一个无情的人。”

******

离开一泉坞后,邵慎骑着马,在随从簇拥下,来到金门坞。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任坞主的武学生赵炜出门相迎:“参见虎威将军。”

邵慎没有纠正他的称呼,笑道:“你们这帮人算是有福了。”

赵炜有些不解,疑惑地看向邵慎。

“从明年开始,金门、云中、檀山、甘城、白超、硖石、禹山、桃林八坞堡的坞主都会授官,乃从九品之关谷塞道诸尉。”邵慎说道:“比起前面那些人,你们运道太好了。”

金门、云中、檀山三坞是邵勋最早一批建设的坞堡,早期起了巨大的作用。禹山坞是庾衮最早建立的,后来也是他出面说服坞堡民们投靠邵勋。

甘城坞是匈奴围攻洛阳前所建。

硖石、白超二坞夺自王弥之手。

桃林坞是弘农土豪所建,其人已在王弥大败前,带着家人及部分堡户西逃关中。

这八个坞堡各有百姓,坞主由武学毕业生出任,是他们锻炼各自管理能力的平台。

坞主以前是没有官身的,连县吏都算不上,现在给官了,运气确实比前面十余届的那些人好太多了。

关谷塞道诸尉是个统称,一般而言是有具体名称的,归县令管,掌兵,从九品。

比如,金门坞主就可以称为“金门尉”、“金门道尉”或者以金门山的某个山谷命名。

八大坞堡有六个位于弘农郡,只有两个位于河南郡,分别是禹山坞(阳翟县)、白超坞(新安县)。

八坞堡就多出了八个从九品官职,可以给八名最优秀的武学毕业生授官,算是一种奖励了。

“若果如虎威将军所言,便是邵师恩德,我等无以为报,唯有做好手中之事,毗赞邵师大业了。”赵炜一脸欣喜道。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邵慎听了,脸色有些奇怪,但并未多说什么,只点了点头,问道:“新来的河北丁壮可安分?”

“金门坞安置了千人,还算安分。”赵炜答道:“开春之后,仆会安排他们的分地,令其耕作。只是操练之事——”

“那个不归我管。”邵慎伸手止住了,道:“他们是黄头军第五营,自由黄头军派人整训。”

金门坞原本的百姓倒是归邵慎管,因为他们就是忠武军的兵力来源。

这几年,弘农诸坞堡外迁了一部分人口,又新来了一批人,马上又要走一批人,如此来来回回,让邵慎烦不胜烦——他好不容易和辖下各坞堡的人打好关系,人家就迁走了,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弘农诸坞堡不但坞堡主是流水的,坞堡民也是流水的。以金门坞为例,最初的两千户人家留到现在,不过三四百户罢了。

赵炜敏锐地发现邵慎不是很耐烦,便不再说什么,静静跟在他身后,在坞堡四周转悠着。

灰色的田野之中一片寂静。

偶尔一只野兔冒出头来,在去年收获的豆田中仔细寻找着残留的豆子。

这些坞堡其实都是好地方啊。

地势险要、墙高池深,灌溉渠网密集,农田也经过多年呵护,产量很高。

坞堡之外的地界,他也经营多年了。

忠武军足迹遍布弘农各处,打出了战绩,打出了威名,走到各处人头都很熟。

妻子杜氏出身一泉坞,乃杜预后人。

杜氏祖父杜尹是司隶校尉,在此之前则是弘农太守。

从祖父杜耽是荥阳太守。

妾杨氏乃龙骧督护杨会的孙女,出身弘农杨氏,其族兄杨珺为刚上任的弘农太守。

可以说,他邵慎在弘农的根基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