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733章 归正(上)

第733章 归正(上)

坞堡、庄园供给,久而久之,甚至连樵采做饭、洗刷马匹、割草晾晒之类的杂事都由各家坞堡轮番派人承担了。

可以这么说,地头蛇们若起了坏心思,这些匈奴兵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阴他们一把太容易了。

******

夜半时分,安邑静寂如水。

城门洞内,百余兵士聚集了过来。

领头的军校一咬牙,挥手道:“开门!”

军士们脸色苍白,但军令之下,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打开了南门。早就等在外间的兵众如潮水般涌入。

军校避让到一侧,悄悄擦了把汗。

守城兵士都是本地人。

生活在安邑,又有几个人能免受卫氏家族的影响呢?

别说普通民户了,就是豪强也难免屈服啊。

豪强有兵有粮,但政治上缺乏底蕴,遇到了事就得士族帮忙摆平。久而久之,基本就是依附状态了。

卫氏是安邑的天,就这么简单。

你得罪了县令,逃去中条山里,未必有事。但若得罪了卫氏,跑去山里躲藏,搞不好会被贾厚之类的坞堡帅擒获,献给卫家。

世家大族的触角之深入,外人难以想象。

本地兵士,除非被县令、太守施以厚恩,并把其家人、亲族接入城内保护起来,不然的话,他们真的顶不住地方上头面家族的迫害。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以前安邑境内驻扎了不少匈奴及杂胡兵士,地方豪族还有所畏惧。现在兵都调走了,且前线连战连败,局势颇为不利,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说白了,卫家以前也能反,但不敢,承担不了后果,现在则无所顾忌。

大队人马涌入城内之后,直接包围了太守府。

杀声一浪高过一浪,很快,太守府的兵将便被杀散,卫氏部曲们冲进了府内。

太守尹平披头散发,被从床上揪了下来。

“卫道舒反了?”尹平强装镇定,看向冲入卧室的兵将们。

没人和他废话,直接击倒在地,绑了起来,押出太守府。

尹平之妻张氏颤颤巍巍地坐在床上,满眼恐惧。

留下来的军士你看我我看你,争先恐后扑了上去,将张氏压在身下,轮番蹂躏,痛快发泄。

安邑城内有一座军营,内有两千军士,以前是匈奴人,现在已被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本地征集的丁壮。刚来没两天,这会匆匆起身,就看到街道上涌来了大批军兵。

“赵黑,带好你的人,不要妄动。”外间响起了高亢的呼喝声。

军营内一黑脸汉子愣了愣,大声回应道:“诺。”

说罢,立刻转身,拿马鞭敲打着惶惑不安的自家庄客,嚷嚷道:“回营,回营!”

“张柳,家主反正了,管好你家僮仆,勿要助纣为虐。”大街上又有人喊道。

“遵命。”张柳领着自家三百余兵散了,回到营房之内,席地而坐,刀出鞘、弓上弦,作戒备状。

“王猪儿……”

喊声此起彼伏,顷刻之间,骚动的军士们便被安抚了下来,各自回营,等待天亮。

刘聪若看到这场面,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这些地头蛇们,一夜之间就颠覆了刘汉朝廷的基层政权,让安邑这座郡城瞬间变色。

当然,他应该早就知道世家大族的能量,但也不敢对他们动手,因为那样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给别人机会。

在如今这个世道下,大家都要妥协,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没有谁能随心所欲。

******

与安邑兵变不同,闻喜县几乎是兵不血刃拿下。

县令自己撤了汉旗,换上晋旗。

十一月初二午后,裴家信使至东垣县,县令没有丝毫废话,召集两千丁壮,将城内被灌得醉醺醺的数百杂胡兵通通斩首,然后关闭城门,反正归晋。

几乎与此同时,裴氏出动了数千步骑,在闻喜至轵关的驿道上拦截信使,劝返辎重车队。

往轵关输送粮草的车队多来自河东诸县。

作为河东地界上的头号豪门,裴氏的命令不比太守差。见得裴氏如此作为,惊诧之余,若有所悟,于是各自打道回府——能少送一批粮食出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反正天塌下来自有裴家顶着。

当然也有人留了下来,这是上进心较强的家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