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黑,座无虚席。
衡帝独自上座。
三皇子独坐下首。
两边是文武百官席位。
吕川居于文官之首。
张中天次之。
接下来就是按照官级顺序坐位。
而武官之首竟然没人敢坐。
众臣都知道,那个座位除了吕川不做他想。
谁还有吕川的文治武功高?
没有!
此武功非彼武功。
没人在军事才能上比得过他。
当然,在这里的人都不知他的另外一个身份。
否则都会磕头拜师,衡帝也不例外。
酒过三巡,三皇子站起来,来到吕川面前。
双手作揖,躬身九十度。
“请老师给我们讲齐国未来发展之道!”
吕川站起来,对着衡帝施礼,对着群臣拱手。
“吕某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和平是怎样得来?”
群臣沉思。
片刻后,翰林院院长站起来道:“文韬武略,自然是以文为首,教化万民,择优为官,治理一方。”
“人人知书达理,爱财有道,官员不贪,一心为民,官民鱼水,则天下太平也!”
吕川点点头,未做评价。
又有第二人站起来发言。
“下官以为,发展民间商业才是正道,商贾们能够赚取大量金银,所交税银自然倍增,国库充盈又能反哺民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民不乱则天下太平。”
又一名官员站起来发言。
“下官以为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民以食为天,民饱则天下安!”
“……”
随后又有几名官员发言。
他们都是站在自己所管辖的领域发表观点。
不能说不对,但太片面了。
吕川转身看向三皇子:“不知太子殿下有何高见?”
三皇子起身施礼道:“学生略有心得,还请老师指正!”
“学生以为,要想和平,首先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强国思想。”
“没有正确的思想,其它免谈。”
“其次,必须在工农商三方同时发展。”
“最后,大力发展军事。”
“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永久的和平。”
太子说完,吕川点点头,表示认可。
“太子殿下所说的和平之路非常正确!”
“我想说的是,尊严只在剑锋之上,和平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矮人国,圆顶国,白帝国还没有被我们